第79章 影响扩散 (第1/2页)
张昀看着刘晔目光灼灼地说道:“当此汉室倾颓之际,诸侯所求,不外乎篡汉、扶汉、自保三途!常人尚可审时度势,择木而栖。”
“可子杨先生您却不然!”
“帝裔之身,便如烙印在背!若执意委身于割据自雄、甚或心怀篡逆之徒,即便您一生如履薄冰,又真的能走到对岸吗?”
怎么说呢,其实投奔了曹氏的刘晔,最后官至太中大夫,谥景侯。
这个结局很难讲到底算不算走到了对岸。
要是有人非得认为这算是走到了,也不能说错。
但中间的过程之辛酸,加上壮志未酬之憾,和被主上猜忌之痛……
只能说很难评吧。
此刻的刘晔,当然也不会知道自己后来官至太中大夫。
他有心扭头就走,可脚下却如生了根一般,脸色一阵阴晴不定,心头甚至翻涌起一股对张昀的恨意。
恨他撕开了血淋淋的真相,更恨他所言句句属实!
若非袁术窃据九江,我又岂会投靠他袁氏?
就袁绍、袁术这哥俩的所作所为,说他们要匡扶汉室,路边的狗都不信!
可其他诸侯又能强到哪去?
哪怕是同属汉室宗亲的刘表和刘焉,心中会想着要匡扶汉室吗?只怕也未必吧。
若我不是汉室宗亲,大可良禽择木而栖,可我偏偏正是光武后裔……
难道真要西赴长安,与那傀儡天子一起吃糠咽菜?
只要中兴有望,我自然是甘之如饴。可关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单凭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实在是半点希望都看不见啊!
剩下的还有谁?
刘晔茫然四顾,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始终卓然而立的刘备。
地不过一郡,兵不满五千……
就凭这点儿实力也喊着要匡扶汉室?
能行吗?
刘备仿佛是知道刘晔在想些什么,迎着他审视的目光,郑重地点点头。
刘晔嘴唇嗫嚅半晌,最终还是说道:“张从事……这两千归卒,皆知晔并未死于乱军之中。若滞留广陵不归……家中亲眷恐有不测。”
这也是他实在无话可说了。
张昀见状,心有不甘,还想再说些什么,此时刘备却上前一步,抬手制止了他:“允昭,不必再说了。”
接着他目光澄澈地看向刘晔,语气温和却蕴含力量:“子扬,君子之交,贵在自安。备岂能因私心而陷君于危墙之下?你心中有所顾虑,不必勉强。”
“前诺不变——他日若子扬回心转意,备必倒履相迎!”
“去留随心,珍重!”
刘晔凝视着刘备的眼睛,只觉对面那坦荡真诚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
他喉头微动,最终也只是深深地作了一揖。随后,他决然转身,步履略显沉重地汇入了离去的队伍中,再也没有回头。
张昀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轻叹一声:“主公,此人胸中所蕴藏的韬略智计,也唯有在您麾下才能得以施展。昀想要留他,也是不忍见其明珠暗投,空负奇才……”
刘备拍了拍张昀的肩膀,宽慰道:“罢了,允昭。缘至则聚,不可强求。”他话锋一转,“对了,宪和(简雍)明晨将启程赶赴寿春,今夜我设宴为他饯行,你务必要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