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广陵一月 (第1/2页)
刘备在广陵郡内声名日隆,本地士人也是闻风而动,陆续前来投效。
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就是来自广陵郡东阳县的陈矫、陈季弼!
陈矫的归附,背后还有一段插曲。
他本来就在张昀给刘备提供的“人才库”里边。但在刘备拜访其师郑玄的时候,陈矫正好因私事归乡,两人就此失之交臂。
当日郑玄在推荐了孙乾之后,见刘备还多次提及陈矫,便着手写了一封书信,托刘备到广陵后转交给自己的爱徒。
而刘备在抵达广陵后不久,便让与陈矫有着同窗之谊的孙乾,带着这封书信赶赴了东阳。
孙、陈两人本就相熟,又有老师的书信引荐,在进行了一番深谈之后,孙乾终于不负所托,成功将陈矫招揽至刘备帐下。
这位陈季弼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名声不显,但在史书上可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在历史上,他在陈登成为广陵太守后,被征辟为了功曹。曾受命赴许都观察时局,归来后,他直言陈登为人有些骄傲自大,而陈登则以自己敬重陈元方、华歆、刘备等人自辩,二人并未因此生出嫌隙,反而相知更深。
建安五年,孙权攻匡奇城,陈登遣陈矫赴许昌向曹操求援。陈矫面对曹操时不卑不亢,直言道:
“广陵虽小,却是形要之地,若蒙救援,使为扬(州)北藩,则权(孙权)谋必沮。”
“此举既能彰显曹公仁德,又能树立威望,使未附者望风归附啊!”
曹操被其智略打动,纳其谏言出兵,助陈登大破吴军。事后曹操欲留陈矫于许都,被其以“奉命求援,不可忘忠义”为由婉拒。
陈登病逝后,陈矫正式归附曹操。历任司空掾属、相县令、征南长史等职。
在魏郡太守任上,他发现狱中积压囚犯千余人,甚至有人被囚禁数年未决。
陈矫以“周有三典,汉约三章”为据,亲审案卷,迅速裁决,使冤屈者得以昭雪,社会秩序大为改善。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于洛阳,群臣因曹丕继位需等汉献帝诏命而犹豫不决。
陈矫当机立断,力排众议道:“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大王在外驾崩,天下惶惧,太子应立即即位以安人心。若迁延不决,恐生变故。)
他假传卞皇后诏令,为曹丕举行了即位仪式,并且大赦天下。曹丕事后称赞其:“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
曹丕称帝后,陈矫历任吏部尚书、尚书令,封高陵亭侯。
作为尚书令,他相当于曹魏的宰相。执掌中枢期间,他选贤任能,不徇私情。曾拒绝同乡好友薛夏的请托,直言“君才非百里也”。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陈矫进爵东乡侯,升任侍中、光禄大夫。
有一次曹叡突然驾临尚书台欲查阅文书,陈矫跪谏:“此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亲临。若臣不称职,请即黜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