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劲使猛了! (第1/2页)
刘备仔细听张昀说着,连连点头,把这些名字都用心记下:“允昭所言甚是,康成先生与诸位高才,备定当亲往拜会求教!”
只不过,他听着张昀如数家珍般,道出这些分散在徐州各地的贤才,心中不由得暗暗惊奇。
这允昭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就在他那个小院里窝着。怎么这些个我连听都没听过的人和事,他却知晓得如此详尽?
莫非是在边氏族中曾经有人给他提及?
可他一个非嫡非长的边家幼子,家里怎么什么事都跟他说?
总不会是边文礼(边让)在世时,连这等人物评骘都常在家中公开议论吧?
若真如此,这陈留边氏的家风可谓不凡。然其全族已被曹操所灭,令人惋惜啊!
不过,若非曹操一怒灭了边家满门……以允昭这般才情,加上边家底蕴,怕是早已出仕于他处了。
那我岂非遇不到他了?
这么一说,我还得谢谢他曹孟德?
啧——
孟德,谢谢昂!
张昀见刘备应承下来,也算放了心。起码这事算挂上号了,刚想再说别的事,却见刘备神色郑重地说道:
“允昭,连日以来,你为我定计献策,可谓是殚精竭虑,备心中着实感佩。昨日陶府君已提出,将上表朝廷,奏请我任豫州刺史。待朝廷诏命抵达,我欲先征辟你为议曹从事!”
他稍作停顿,语气中带着歉意,“此职位算不得显要,既不能匹配允昭之功,亦难彰吾心中之所重!只是为避免物议沸腾,委屈允昭了!”
说罢,就要给张昀作揖致歉。
张昀忙上前一步,双手托住刘备:“主公切莫如此!折煞昀了!”
他看着刘备诚恳地说道:“主公!昀年未及弱冠,才浅德薄,也无家世资历。若骤然登临高位,非但难以服众,更有碍于主公招揽四方贤士!”
“且昀投效主公,又岂为名利二字?”他直视着刘备,“一则,主公与我有救命之恩。二则,昀与主公志气相投。三则……”
张昀的声音不自觉地昂扬起来。
“当今天下大乱,苍生离丧于水火之中!肉食者身居庙堂,却尸位素餐。更有甚者,视百姓为刍狗,为一己私欲,行率兽食人之举!纲常崩坏,道义沦丧,无所不用其极!”
“此等危局,亟需主公这般,不但有挽狂澜于既倒之能,还心怀百姓、坚守底线的真英雄,来廓清寰宇,整肃乾坤!”
他的语速渐快,带着超越时代的忧患之感:
“若最终让那些无所顾忌、毫无底线之辈攫取神器,岂非昭示天下后世:行不义者可得天下,不择手段方为至理?那不但是我辈所处的今日之不幸,更是后世千秋万代的悲哀!”
“昀投身主公,私心所愿,不惟解当世百姓之倒悬,更盼主公所成功业,能为后世立下一杆标尺!让他们知道,这人间正道可行!砥砺前行、坚守道义者,亦能成就不世之功!”
最后,他的话语如同金石坠地:
“昀来此世间,不为名利,只愿以此残躯微志,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