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分配粮草起矛盾 (第2/2页)
赵玥笑着点头:“张首领能理解就好。联盟是咱们五支义军的家,有难处大家一起想办法,有好处大家一起分,这样联盟才能长久。以后要是宜兴义军再遇到困难,不用你开口,我和各位首领也会主动帮忙。”
堂内的气氛重新缓和下来,马武也收起了看热闹的心思,笑着说道:“还是殿下考虑得周全。按规矩分粮,按战功奖励,既公平又合理,这样谁也不会有意见。以后咱们联盟就按这个规矩来,保证不会因为粮草的事闹矛盾。”
接下来,各位首领按照 “人数 + 战功” 的规则,顺利分完了粮草。无锡义军分得两百四十石,江阴义军分得两百一十石,镇江义军分得两百八十石,苏州义军分得一百八十石(苏州义军主要负责后勤,人数较少),加上宜兴义军的三百七十石,正好分完了六百五十石基础粮和两百石战功粮,剩下的一百五十石战备粮则锁进了粮仓,钥匙由五支义军各派一人共同保管。
分粮结束后,张毅特意留下来,找到赵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殿下,今天这事,多亏了你和各位首领的理解。以后宜兴义军一定听候联盟调度,绝不拖联盟的后腿。”
赵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咱们都是抗金的弟兄,不用这么客气。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跟联盟说。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别说粮草问题,就算是金兵再派几万人来,咱们也能挡住!”
张毅重重点头,转身离开议事堂,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赵玥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桌上的粮草账簿,心中渐渐踏实。她知道,联盟的根基,不仅在于打胜仗,更在于处理好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 —— 是每一粒粮食的公平分配,是每一次战功的如实记录,是每一个首领的相互理解,这些才是联盟能长久走下去的关键。
当天下午,各支义军的粮草陆续被运走。赵玥和周峰一起,在粮仓外看着士兵们搬运粮草,心中满是感慨。她想起三个月前,护宋军还在为一顿饱饭发愁,如今却能带领联盟,公平分配八百石粮草,这不仅是护宋军的成长,更是联盟的成长。
“殿下,您看,百姓们又来送粮食了。” 周峰指着远处的小路,只见一群百姓推着小车,车上装满了大米和红薯,正朝着粮仓的方向走来。
赵玥笑着迎上去,为首的正是青溪镇的里正。里正看到赵玥,立刻笑着说道:“殿下,这是镇上百姓们凑的五十石粮食,虽然不多,也是咱们的一点心意。听说联盟要给弟兄们发粮草,俺们也想帮衬一把,让弟兄们能吃饱饭,好打金兵!”
赵玥接过里正递来的粮食清单,眼眶微微发热。她知道,联盟能有今天的局面,不仅是因为五支义军的团结,更因为有千千万万支持他们的百姓。这些百姓,才是联盟最坚实的后盾,是他们能在江南站稳脚跟的根本。
夕阳西下,粮仓外的百姓渐渐散去,士兵们也完成了粮草的搬运。赵玥独自站在粮仓前,看着锁在仓门的五把钥匙,心中充满了坚定。她知道,联盟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可能是粮草分配的矛盾,可能是战术调度的分歧,也可能是金兵的大规模进攻。但只要他们能守住 “公平” 二字,能团结一心,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打不赢的仗。
夜深人静时,赵玥坐在议事堂内,翻开父皇的遗诏。昏黄的灯光下,“以百姓为念,以义军为援” 几个字格外醒目。她轻轻抚摸着遗诏,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后,联盟已经度过了第一次危机。女儿一定会带领联盟,守住江南,赶走金兵,完成您的遗愿,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议事堂内,也洒在桌上的粮草账簿上。赵玥知道,未来的路依旧漫长,依旧充满挑战,但她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带领联盟走向胜利,走向大宋复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