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制定军纪严管理 (第2/2页)
刘三低下头,再也说不出求饶的话。赵玥看向督查队队长李刚:“按军纪,擅自离岗、贻误军情,该如何处置?”
李刚大声回道:“回殿下,按军纪第三条,应杖责三十,罚做苦役一个月!”
“执行!”赵玥毫不犹豫地说道。
杖责执行时,刘三的惨叫声传遍了练兵场,每个士兵都看得心惊胆战,再也没人敢擅自离岗或懈怠任务。处置完刘三,赵玥又亲自去斥候队,向因为交接延误而多跑了冤枉路的斥候队员道歉,还特意给他们加了口粮,让所有人都知道,军纪不仅是惩罚,更是对遵守纪律者的保护。
除了严惩违反军纪者,赵玥还注重用正面例子引导士兵。步兵营的士兵张强,在训练时看到一个小士兵摔倒,不仅没有嘲笑,还主动上前帮忙包扎伤口,之后每天都陪着小士兵一起训练,帮他提升武艺。赵玥得知后,特意在全军面前表扬了张强,还将他的事迹写在“军纪公示栏”的“模范士兵”板块,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水军营的统领张顺,为了节省粮草,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口粮减半,分给新来的士兵;斥候队的李二柱,在打探情报时,发现一户百姓的房子被暴雨冲垮,立刻带领斥候队员帮忙修缮,还把自己的帐篷让给了百姓。这些遵守军纪、爱护百姓的例子,都被赵玥一一表扬,成为了护宋军的榜样。
在赵玥的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下,护宋军的风气很快就焕然一新。士兵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散漫,训练时更加认真,生活中互相帮助,对待百姓也更加友善。不少百姓都说:“护宋军和以前的军队不一样,不抢东西,还帮我们干活,真是咱们百姓的军队!”
半个月后,陈烈将军带着招募的一千多名旧部返回常州,刚到护宋军的营房,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士兵们列队整齐,营房干净整洁,练兵场上口号响亮,完全没有了之前散兵游勇的模样。当他看到“军纪公示栏”上详细的记录和士兵们对军纪的敬畏时,忍不住对赵玥感叹:“殿下,您真是有魄力!短短半个月,就能把一支新组建的队伍管得如此规整,老臣自愧不如!”
赵玥笑着摇头:“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弟兄们愿意遵守军纪,也是百姓们支持的结果。有了严明的军纪,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支能打胜仗、能护百姓的军队,才能不辜负将军的期望,不辜负大宋百姓的信任。”
当天晚上,陈烈将军和赵玥、周峰等人一起,根据新制定的军纪,进一步完善了护宋军的训练计划和作战方案。陈烈提出,要在军纪的基础上,加强士兵的战术训练,尤其是协同作战能力,让护宋军不仅有纪律,更有战斗力。赵玥立刻同意,让王虎负责步兵战术训练,张顺负责水军战术训练,李二柱负责斥候侦查训练,全面提升护宋军的实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护宋军在严明的军纪和科学的训练下,战斗力迅速提升。士兵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杀敌技巧,还学会了简单的战术配合,之前松散的队伍,渐渐变成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军队。
一个月后,金兵的援军终于抵达常州城外,兵力有三千人,由金兵将领完颜烈带领。完颜烈得知护宋军只有五百多人,根本没放在眼里,扬言要在三天内攻破护宋军的营房,消灭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义军。
面对强敌,赵玥和陈烈、周峰等人一起,根据护宋军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由陈烈带领五百名精锐步兵,在城外的山口设伏;周峰带领两百名弓箭兵,在山口两侧的山坡上埋伏;张顺带领一百名水军,沿着太湖支流,绕到金兵的后方,偷袭他们的粮营;王虎带领一百名步兵,在营房外驻守,吸引金兵的注意力;赵玥则带领医疗队和剩余的士兵,负责后方支援和救治伤员。
作战计划制定后,赵玥在全军面前动员:“弟兄们,金兵来了,他们想消灭我们,想让大宋的百姓永远做亡国奴!可我们是护宋军,是大宋的希望!只要我们遵守军纪、服从命令、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赢这场仗,让金兵知道,大宋的百姓,不是好欺负的!”
“打赢金兵!护我大宋!”“遵守军纪!绝不后退!”
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彻云霄,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赵玥知道,这场仗不仅是对护宋军战斗力的考验,更是对军纪的考验。只要所有人都能遵守军纪、服从命令,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战斗当天,完颜烈果然带领金兵,朝着护宋军的营房进发。王虎按照计划,带领步兵假装抵抗,然后故意节节败退,将金兵引向山口。当金兵全部进入山口后,陈烈一声令下,埋伏的步兵和弓箭兵立刻发起进攻,滚石、弓箭如雨点般落下,金兵顿时乱作一团。
完颜烈见状,想要带领金兵撤退,却发现后方的粮营已经被张顺带领的水军烧毁,粮草和武器都化为灰烬。金兵军心大乱,纷纷四散逃窜,护宋军趁机发起总攻,斩杀金兵一千余人,俘虏五百余人,完颜烈带着残兵狼狈逃窜。
这场胜利,不仅是护宋军的又一场大胜,更是对军纪的最好检验——没有一个士兵擅自行动,没有一个士兵临阵脱逃,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服从命令、协同作战,最终赢得了胜利。
战斗结束后,赵玥在练兵场上召开庆功大会,不仅表彰了作战英勇的士兵,还特意表扬了遵守军纪、服从命令的队伍。她看着眼前这支越来越强大的护宋军,心中充满了希望——有严明的军纪,有英勇的士兵,有百姓的支持,有陈烈、周峰等将领的辅佐,护宋军一定能成为抗击金兵的重要力量,一定能实现“复宋雪耻”的目标。
夜深人静时,赵玥坐在书桌前,打开锦盒,看着里面的遗诏、兵符和白玉佩。她轻轻抚摸着这些信物,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后,护宋军已经成长为一支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军队了。女儿一定会带领他们,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把金兵赶出大宋,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皎洁,洒在书桌上,也洒在赵玥的身上。她知道,未来的路依旧漫长,依旧充满了挑战,但只要护宋军的军纪不散,只要“护宋”二字的信念不灭,就一定能迎来大宋复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