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察言观色识内奸 (第2/2页)
王小二看着纸片,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狡辩,索性破罐破摔,恶狠狠地看着赵玥:“没错!我就是大金的细作!你们这些宋人,迟早会被大金的铁骑踏平!我劝你们还是早点投降,免得丢了性命!”
“痴心妄想!” 赵玥的眼神冰冷,“我们大宋的百姓,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向你们这些侵略者投降!周首领,把他带下去,好好审问,看看他还有没有同党!”
周峰点了点头,示意士兵们把王小二带下去。看着王小二被押走的背影,赵玥松了口气 —— 又揪出了一个奸细,义军里的隐患又少了一个。
可她不知道的是,王小二还有一个同党,就隐藏在义军的核心士兵里。这个同党名叫 “张强”,是周峰早年的部下,平日里对周峰忠心耿耿,谁也没想到他竟是金兵的细作。张强看到王小二被抓,心中慌了神,他知道,王小二若是经不起审问,把他供出来,他就彻底完了。
当天晚上,张强趁着夜色,悄悄来到了关押王小二的柴房。他假装给王小二送水,趁着士兵不注意,用藏在袖子里的匕首,杀死了王小二。然后,他又伪造了王小二 “畏罪自杀” 的假象,才悄悄离开。
第二天一早,士兵们发现王小二死在了柴房里,都以为他是畏罪自杀,只有赵玥觉得事情不对劲。她仔细检查了王小二的尸体,发现他脖子上的伤口很整齐,不像是自己能造成的,而且柴房的窗户上有一个小小的破洞,像是有人从外面进来过。
“周首领,王小二不是自杀,是被人杀死的。” 赵玥的眼神凝重,“凶手应该是他的同党,怕他把自己供出来,所以才杀人灭口。”
周峰的脸色瞬间变了:“什么?还有同党?这可怎么办?我们义军里到底藏了多少金兵的细作?”
“别急,我们慢慢来。” 赵玥的眼神冷静,“凶手能轻易进入柴房,还能伪造自杀的假象,说明他对义军的情况很熟悉,很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只要仔细观察,总能找到他的破绽。”
接下来的几天,赵玥和周峰一起,仔细观察着义军里的每一个人。他们发现,张强最近变得格外反常,总是刻意避开他们,说话时也总是小心翼翼,甚至还会偷偷打听审问王小二的情况。赵玥还注意到,张强每次给士兵们分发兵器时,都会故意把一些破旧的兵器分给那些即将参加偷袭金兵粮道的士兵,像是在故意破坏这次行动。
赵玥决定再设一个局,引张强上钩。她故意在张强面前和周峰谈论偷袭金兵粮道的计划,还说 “这次行动的关键是要绕过金兵的巡逻队,从后山的小路过去”。她注意到,张强听到 “后山小路” 时,眼神明显亮了一下,手指还不自觉地在桌子上敲击着,像是在记忆路线。
当天傍晚,张强果然借口去后山查看地形,悄悄离开了天宁寺。赵玥和周峰立刻带着几个士兵,跟了上去。只见张强走到后山的小路旁,从怀里掏出一个哨子,吹了一声奇怪的哨音。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金兵服饰的人从树林里走了出来,两人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什么。
“就是现在!” 周峰大喊一声,带着士兵们冲了上去。张强和那个金兵吓得魂飞魄散,想要逃跑,却被士兵们团团围住。
“张强,你这个叛徒!竟敢背叛义军,给金兵传递消息!” 周峰怒喝一声,拔出腰间的刀,指着张强。
张强的脸色惨白,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周首领,我错了!我是被金兵逼的!他们抓了我的家人,我若是不帮他们传递消息,他们就会杀了我的家人!求您饶了我吧!”
“被金兵逼的?” 赵玥冷笑一声,“你为了自己的家人,就不顾义军弟兄们的性命,不顾大宋百姓的安危,你这种人,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那个金兵见势不妙,想要反抗,却被士兵们一刀砍倒在地。张强见金兵死了,知道自己再也没有退路,索性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想要自杀,却被赵玥一脚踢飞了匕首。
“把他带下去,严加看管!” 赵玥对士兵们说,“等我们偷袭完金兵的粮道,再好好处置他。”
士兵们把张强押走后,周峰走到赵玥身边,脸上满是愧疚:“殿下,都怪我识人不清,让奸细混进了义军的核心,差点坏了大事。”
“这不怪你。” 赵玥拍了拍周峰的肩膀,“金兵狡猾,用家人威胁利诱,难免有人会动摇。好在我们及时发现了,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周峰点点头:“殿下说得对。经过这两次的事情,我也吸取了教训,以后招募弟兄们,一定要严加审查,绝不能再让奸细混进来。”
两天后,赵玥和周峰按照原定计划,带着义军偷袭了金兵的粮道。由于张强没有把消息传出去,金兵毫无防备,义军很快就攻破了金兵的粮营,烧毁了大量的粮草,还俘虏了不少金兵。
战斗结束后,义军里一片欢腾。士兵们围着赵玥和周峰,欢呼雀跃,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赵玥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 她不仅揪出了义军里的内奸,还成功偷袭了金兵的粮道,为后续的抗金斗争奠定了基础。
当天晚上,天宁寺里摆起了庆功宴。赵玥坐在主位上,看着士兵们举杯欢庆,心中渐渐温暖起来。她知道,这支义军在经历了两次奸细事件后,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定了抗金的决心。她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打不赢的仗,就没有赶不走的侵略者。
夜深人静时,赵玥坐在书桌前,打开了那个珍藏已久的锦盒。昏黄的油灯下,父皇的遗诏和半枚兵符泛着淡淡的光泽。她轻轻抚摸着这些信物,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父皇,母后,女儿又打了一场胜仗。女儿不仅揪出了义军里的内奸,还成功偷袭了金兵的粮道。女儿一定会继续努力,早日把金兵赶出大宋的土地,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也洒在赵玥的身上。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还会有更多的奸细,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不会退缩,因为她是大宋的公主,她肩上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希望。她会带着这支义军,继续走下去,联合更多的抗金力量,为大宋的复兴而战,为百姓的太平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