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天上看见的 (第2/2页)
苏修远挥手道:“看什么呢?挖吧!”
挖!这就挖!!
第一日,我挖!
第二日,我挖挖!!
第三日,我挖挖挖!!!
......
第七日,你挖吧……
很快,红薯堆得到处都是,几乎不能下脚。村民早红薯晚红薯,也不是嫌弃,就是吃多了容易胀气,时不时便能听见臭屁声。
赵林栖捂着鼻子后退,被熏得双眼无神,生无可恋道:“相公~”
苏修远也无奈,徐大夫说了,这是正常现象,对人身体影响不大,就是容易误伤他人。
赵林栖:“......”怪她鼻子太灵。
又挖了两日,村民被叫停了,红薯压秤,再挖下去便带不走了。
赵林栖啃着红薯若有所思,红薯带不走,那红薯干、红薯粉、粉条呢?想到那些美食,她忍不住咽口水。
安安在一旁吃红薯也吃得一脸哭唧唧,呜呜呜,她不想顿顿吃红薯了。
噗噗~
恶臭袭来,安安憋嘴:“大伯,您的屁好臭啊!”
苏伯琥脸涨得通红,心虚道:“不是我,是你...二伯!”
苏仲寅下意识推锅:“也不是我,是你小叔。”
苏季彪懵: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苏伯琥、仲寅:不会。
苏季彪:“......”
饭后,赵林栖和苏修远商议二次加工红薯,得到大力赞扬,然后一个简易加工坊便成立了。
分三批人,分别制作红薯干、红薯粉、红薯粉条。
首先便是准备工作。
苏榫带人去伐树,制作木桶、木盆和晾晒的木板。
赵林栖指挥人制作“擦丝板”,其一是在木板上钻孔,嵌入铁钉;其二使用铁锯制作;其三放入石缸中捣。
不管什么方法,出粉即可。
李荷花带领村中妇人蒸红薯,去皮切片,蒸熟后直接晾晒,可直接实用,能存放一至两月。
红薯干制作比较简单,难的是红薯粉的制作。
赵林栖一再嘱咐,擦丝时,千万小心,别弄伤了自己,这个时代,破伤风可不是开玩笑的。好在有惊无险,在苏二狗差点双手血肉模糊后,小子们都谨慎起来。
赵林栖:“不可贪快直接上手,要用工具辅助!不然你们可没二狗幸运,手都别要了。”
小子们心有余悸:“知道了,赵婶。”
赵林栖:“嗯,干活吧。”
苏二狗:很好,他又成了那个反面教材。
擦擦擦...哐哐哐...苏家村人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村里不养闲人。
沥水、洗粉、沉淀、晾晒......红薯粉成了。
勾芡、搅拌、成粉、过水......粉条也成了。
山坡上、树上、石块上,到处都是红薯干、红薯粉、粉条,满满的,很安心。
大伙虽然忙得飞起,但脸上全是笑意,往年丰收也不过如此了。
赵林栖脑海忽然冒出一句话:“相公,看,这便是我为你打下的江山。”
苏修远茫然四顾,赵林栖掰过他的脸,让他直视红薯山,道:“别看那边,那边还没打下来。”
苏修远:“......”
知道相公不懂网络梗,但见他茫然的表情,赵林栖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苏修远摇头失笑,娘子高兴便好。
日夜不停赶工,红薯粉和粉条的数量相当可喜,虽然相较于生红薯更容易携带和储存,但人力有限,依然不能全部挖完。
都是救命的粮食,每户只能尽可能多装,有时一点粮食就能活命。瞧见苏家垒得比人还高的板车以及三虎的大箩筐,村民留下了羡慕的泪水。
赵林栖和苏修远趁夜,还偷偷收取了许多生红薯在空间,以备不时之需和留种。
一路上人多眼杂,赵林栖的空间很少使用,今次总算派上了用场。
村里的牲畜,这几日也是奢侈的直接吃红薯,没办法,太多了根本带不走,人和牲畜都敞开肚子吃,吃多少赚多少。
牲畜这几日都胖了。
三阿公端着一盆红薯块放在自家老牛面前,嘀咕道:“老伙计多吃些,这可都是好东西,往日连我们吃不上,你也是有福了。”
老牛:哞~~
铜锣响,苏家村启程上路。
村民满载而行,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手上提着、身上背着都是口粮,虽不多,一两顿还是够的。
苏修远和族老狠狠舒了一口气,至少出山前,不必忧心吃食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