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发热 (修文) (第2/2页)
看着忙碌的阿爹,装聋的阿奶,旁观的叔婶,墩墩嚎得更大声了,嗷嗷嗷……
苏二狗:“嗯!今天的饼可真香!”
……
乡下人一般都吃杂合饼,掺和高粱、玉米面和麸皮一起烙,又干又剌嗓子,一些人家会把饼掰小块泡在水里给小孩吃。苏家稍好些,烙的饼没有麸皮,口感比杂合饼好点。
三个小肥仔盘腿坐在草甸上,肥嘟嘟的小手捧着饼,啃得凶狠,腮帮上的肉一颤一颤的。啃两口就灌点水顺顺,眨眼饼就消失了大半。
这吃相,对得起他们那一身肥膘,赵林栖暗忖,也就他们家能养出这般肥的小崽了。
吃过晌午饭,村民利落地卷起草甸,在催命般的锣声中继续赶路。下晌的日头更毒,赵林栖找出草帽,给家里人一人分了一顶。
看着戴草帽后更显脸小的相公,赵林栖不放心地嘱咐道:“相公,你可千万别逞强,累了就说,我力气大,背你轻松得很。”
“你要是脸薄,就让伯琥他们背小的,你坐骡车。”
苏修远连连保证,不逞强不妄为,赵林栖这才放下心来,背着砍刀在前面开路。
见阿爹阿娘情意深重,李荷花心中艳羡,再看看自家呆子,唉,比不了。
苏仲寅傻笑:“娘子你累吗?累了就把包袱给我背。”
李荷花:“……”也...行吧。
两个时辰后,苏修远脸色愈发苍白,赵林栖毅然背起他,健步如飞,她暗自思索,相公还是太瘦了,得补。
趴在娘子宽厚的背上,苏修远又酸又软,他本不想成为累赘,奈何身体不争气。在晃悠中,他慢慢陷入昏睡。
“阿姐,前面有片开阔的山谷,一小股水源,大约半个时辰脚程。”
说话的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叫周末,八岁流浪到苏家村,赵林栖时常接济,后来认了他当阿弟,给他娶妻落户。
因幼时流浪,他很擅长探路,寻找落脚处。
“阿末幸苦了,今晚就去山谷过夜吧。”赵林栖递给他一个水囊道。
周末接过水囊灌了大半,才憨笑道:“阿姐,我不累。”
见她背着人,周末担忧道:“姐夫怎么样了?”他知姐夫身子不好,又受了伤,本应好好将养,现在却……他真怕姐夫身子熬不住。
姐夫垮了,阿姐怎么办?还有这一大村人?
“没事,他伤口有点发炎。”虽说如此,赵林栖还是很忧心,可别发热才好。
周末见状道:“阿姐,有事尽管唤我。”
赵林栖勉强笑道:“放心,你去看看宝珠吧,那孩子吵着找你呢。”
……
戌时末,苏家村才到达山谷处,所有人都累趴了,全部瘫在地上起不来。歇了两刻钟,才拖着身子开始生火做饭。
苏修远醒时,天已漆黑,他只觉头昏脑胀、浑身无力,心中哀叹…又要拖累娘子了。脸疼,晌午才说身体好,这会就病了。
守在旁边的赵林栖见他醒来,连忙端来白粥喂他,待勉强喝下半碗,他又昏睡过去。赵林栖摸了摸他滚烫的额头,焦心不已,荒郊野岭无医无药,发热是会死人的。
额头上帕子换了又换,依然不能降温,村民也担忧不已,纷纷把自家珍藏的药材送来,有当归、何首乌、金银花……可惜都不对症。
村民走后,赵林栖一遍遍为其擦身降温,此刻她只恨以前怎么不选医学。
子时三刻,苏修远仍然高热不退,赵林栖忧心如焚,唤来苏伯琥、周末,连夜赶往县城,希望城中大夫还未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