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坐轮椅的少年,倔强的杜甫 (第2/2页)
“还有没有人挑战,如果没有,再插一面旗!”
白巨熊说道,他的声音很大,而且沉闷,就像一道春雷滚过。
白巨熊如虎一样的目光,扫过才气擂台旁边涂着白色颜料两米高的小擂台,那上面已经插了八面书着“孬种”二字的旗帜,白巨熊点了点头,擂台之上的一个头发偏褐色的西域人,拿起一面锦旗,正准备插上去,突然围观的人群中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飘出。
“且慢!”
韩墨头也不抬,依旧是那种快要睡去的样子,不时的咳嗽两声。
围观的人群,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这一看,棠园之中,顿时炸开了锅,这是个看上去只有六七岁,小胳膊小短腿的小孩啊,他连上擂台都差点摔下来,好不容易上了擂台,这个小孩就弯着腰大口大口的踹着气。
“这是谁家的娃,也不看好了,在这种关键时刻,还跑到擂台上去玩耍!还嫌西域人这才气擂台堆得不够高吗?”
“是啊,西域蛮人向来不讲道理,这跑上去也是要涨才气的啊,他的父母在干嘛呢,这不是折我益州府的面子么?”
还有些人企图跟守在擂台下的西域护卫将道理,只有我不动声色的笑了笑,这小家伙可真是有意思啊。
小家伙在众人的议论声中,面色不改,朝着韩墨三人抱拳道:“益州杜甫,请赐教。”
白巨熊伸出比杜甫胳膊还要粗壮几分的手,凶狠的比划几下:“小屁娃子,别来胡闹,滚下去!”
小杜甫没有退让,神色间也没有一丝惧怕,向着擂台中间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少年,再次抱拳道:“益州杜甫,请赐教!”
这个时候,韩墨开口了,轻轻说道:“熊子,退下吧。”
韩墨的声音就像江南地区九月的糯米,黏黏的,很有磁性:“你叫杜甫是吧,很好,小小年纪敢上台挑战,这份胆识很棒啊,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呢。”
“既然如此,那还是与之前的一样,第一轮辩论的题目便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小杜甫,你先说你的看法吧。”
杜甫回道:“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肯定是错的啊。”
韩墨一笑,他的笑容与徐青农有几分相似,也有不似,无疑,他俩的笑容都能人觉得心头甚是舒服,不一样的是,徐青农的笑容像冬日暖阳,而韩墨的笑容则是春天的朝阳,淡淡的,带着清新的味道。
韩墨说:“我认为是对的。”
杜甫说:“书生乃每一朝每一代的奠基者,远的不说,就拿我大唐来讲,朝廷设六部,除开兵部,其余五部的尚书,皆是书生出生,没有书生,朝廷又如何保持正常的运转?何来家之安定,国之繁荣?假若秦朝始皇帝没有李斯和商鞅,汉高祖没有张良韩信萧何,我太宗皇帝没有杜如晦房玄龄,又如何开创盛世荣光?”
韩墨轻笑道:“此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漏洞百出啊,在遇到始皇帝之前,李斯可是个流浪者,为其他国也效力过,如果不是始皇帝,李斯就泯然众人矣,韩信曾经是西楚霸王账下的执戟郎,若不是萧何的举荐加入了汉高祖的集团,只怕一生都只是一个执戟郎,唐之繁华,的确离不开六部的努力,但是只要玄宗皇帝陛下知人善用,换一批人,只要人品性过关,哪怕都是没念过书的,一样做得不比现在差,何况,小杜甫,你列举的都是史书中排在前几位的英明皇帝,那么,那些荒唐无道的皇帝呢?比方说秦二世,那时候能在史书上留名的书生出生的官员,有吗?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胜过千万书生!”
我一听就知道杜甫肯定是辩不过了,韩墨这家伙的确很聪明,偷换概念玩得出神入化,这一席话分明是强词夺理,也有漏洞,不过杜甫年纪还小,找不到方向和切入点来反驳而已。
果然,才气擂台之上的杜甫陷入了沉默,想了许久之后,才说道:“这一轮,杜甫已输,请继续赐教!”
韩墨捂着嘴巴,捋了捋批在身后的毯子,轻轻的咳嗽了几声,笑道:“第二轮,按照之前的过程,我们比算数。”
“题目是这样的,在一座庙里,有三十个和尚,他们在一月份用了三十桶水,到了二月,庙里新收了弟子,人数增加到了三百人,请问这个月,他们要用多少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