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三战区 (第1/2页)
吕牧之从苏城回淞沪以后,就接到了一个惊天消息,自己的上级,第九集团军司令张智忠被大统领的一封电报给批得狗血淋头。
明白了前因后果,吕牧之立刻赶到了十五集团军的司令部,去见陈成。
十五集团军司令部内,陈成的部队显然没有要远离江岸的意思。
“陈长官,您可要想好了,整个浏河至吴淞口一线都在鬼子舰炮的射程之内,土地没了还可以想办法夺回来,兵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陈成无奈地指着桌上那份电报,"维岳,不是我不想后撤,大统领明确要求坚守现有阵地,张文白指挥第九集团军向后撤退,遭到了大统领的严厉批评,现在他还在隔壁电讯室里接听大统领的电话呢!"
吕牧之摇摇头:"陈长官,鬼子的舰炮射程足以覆盖前沿阵地,鬼子的海陆空联合攻势和快就会发动的,我军在滩头多停留一天,就要多付出无数伤亡。"
"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但大统领认为淞沪战事关乎国际观瞻,绝不能示弱,咱们站在这个位置上,不是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
此时,通讯兵送来最新战报:倭寇第三舰队已开始对川沙一带岸滩阵地进行无差别炮击,炮如雨下,驻守在那里的一个团损失惨重。
吕牧之指着战报,"看看,这就是死守滩头的代价,可不能光为自己想啊,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想想日后的战局走向。"
就在两人争论时,隔壁电讯室传来张智忠与大统领通话的声音,透过虚掩的房门,可以听到张智忠在回电话。
"大统领,当时军情紧急,来不及请示,我认为将敌人引入内陆作战是正确的战术选择。"
电话那头传来大统领的斥责声,张智忠始终保持着冷静。
“不,与吕维岳无关,放弃黄浦江沿线阵地的决定是我一人做出的。”
"是,卑职明白,但请大统领想一想,第九集团军是我中央军之血脉,为了所谓的国际观瞻,而把精锐都消耗在敌人的舰炮之下,值得吗?"
张智忠最后说道,"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维岳他们都是执行我的命令,要处分就处分我张智忠吧。"
良久,电讯室里一片沉默,张智忠挂掉了电话。
陈成立刻走上前去,问道:“怎么说?”
张智忠摇摇头:“大统领很固执,一直在说什么九国公约,要我们顽强抵抗,争取国际声援。”
陈成这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
吕牧之看着张智忠:“让部队远离黄浦江是我建议的,文白公何必独自承担这一责任?”
张智忠松了一口气,苦笑道:“谁让我是第九集团军的总司令,领导不就是关键时刻用来扛雷的吗?
保住你,就算我被撤职,仍然有你带领第九集团军继续前进,我也就放心了。”
吕牧之明白,张智忠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保住吕牧之,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纠正大统领执着于消耗战的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