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恶霸内讧生龌龊,奸吏献计图晋升 (第2/2页)
蔡九知府被他唬得一惊,脸色发白。梁山泊如今名声在外,连呼延灼都折戟沉沙,若真来攻打江州,他如何抵挡?他心中忐忑,连忙退堂,将鲁智深还押。
回到后堂,蔡九知府坐立不安,恰逢闲职通判黄文炳前来拜会。这黄文炳是个落魄文人,削尖了脑袋想往上爬,最善钻营逢迎,时常到知府衙门走动,巴结蔡九。
蔡九知府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忙将审问鲁智深的情形说了,忧心忡忡道:“黄通判,那贼和尚声称梁山要来攻打江州,这……这可如何是好?”
黄文炳捻着几根稀疏的胡须,眼珠转了转,沉吟道:“府尊大人不必过于忧虑。依卑职看来,此事大有蹊跷。”
“哦?有何蹊跷?”蔡九忙问。
黄文炳分析道:“其一,梁山泊远在山东,与我江州素无仇怨,无缘无故,劳师远征来攻打我江州,于理不合,缺乏动机。其二,用兵之道,讲究天时地利,梁山舍其八百里水泊之险,远来攻坚,乃兵家大忌,王伦能屡败官军,绝非蠢人,岂会行此下策?其三,梁山虽屡与官军交锋,却从未有过主动攻打州府城池的前科,多是据寨自守或野战破敌。其行径与流寇截然不同。综上三点,卑职以为,那和尚所言,纯属虚张声势,意图恐吓府尊,搅乱视听!”
蔡九知府听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心中稍安,追问道:“那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黄文炳阴险一笑:“既然他说是梁山头领,府尊何不以此为由,再上大刑,细细拷问?看他能硬到几时?只要撬开他的嘴,拿到他是梁山贼寇的确切口供,这便是天大的功劳!府尊擒获梁山重要头目,上报朝廷,还怕没有封赏吗?”
蔡九知府闻言大喜,立刻采纳此计,下令对鲁智深再次用刑。牢狱之中,各种酷刑轮番上阵,饶是鲁智深钢筋铁骨,也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他本就不是梁山人,起初胡诌只为吓唬对方,此刻见对方不信,再硬撑下去也是白白受苦,索性改了口供,大骂:“直娘贼!打便打,杀便杀!洒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原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麾下提辖,只因杀了恶霸,才出家做了和尚,法号智深!与那梁山泊有鸟相干!尔等狗官,诬陷良善,不得好死!”
蔡九知府得到这般口供,大失所望,非但没了擒获梁山头目的大功,反而落了个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的名声(虽他不在乎名声,但无功劳便是过)。他悻悻地看着黄文炳:“你看,这……这该如何是好?”
黄文炳小眼睛一转,又生一计,低声道:“府尊莫急。这鲁智深虽非梁山头领,但他曾是朝廷军官,犯罪在逃,尤其是……卑职听闻,他曾得罪过东京殿帅府的高太尉!若是将他押解至东京,交给高太尉处置,岂不也是大功一件?高太尉定然感念府尊之情,在太师面前美言几句,胜过我等在此空忙啊!”
蔡九知府眼睛顿时亮了!对啊!高俅是父亲(蔡京)一党,将此僧交给高俅,既送了人情,又能间接讨好父亲,简直是一举两得!
“妙!妙啊!就依黄通判之言!”蔡九知府转忧为喜,立刻下令,“将鲁智深严加看管,打入死囚牢,准备好囚车镣铐,不日便选派得力人手,押解东京,献与高太尉!”
消息通过探子,很快传回了江边鱼行。王伦听闻鲁智深被折磨后又将被押送东京,心中又怒又急。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