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海大人 (第2/2页)
其中根本没有跟一条鞭法有关系的内容。
而且一条鞭法虽曾先后两次在嘉靖年间施行过,不过最终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坚决彻底地施行下去。
“元辅很吃惊?
朕记得……嘉靖十年,南赣都御史陶谐是施行第一人,虽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但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后来包括海瑞等人,也相继在广东、浙江、应天等地施行过……。
对了,如今海瑞官居何处?”
张居正愣了下,面无表情地淡淡道:“赋闲在家。”
看着张居正那厌恶海瑞的神情,朱翊钧不由想笑。
不得不说,海瑞还真是一个人才。
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任首辅都被他得罪了个遍。
徐阶还不曾致仕,只是在家养病,当时巡抚应天十府的海瑞,恰好在推行一条鞭法。
甚至从土豪劣绅手里硬抢被吞并的百姓土地,而后还给原主。
也不知道是因为一条鞭法搞得如火如荼,以及取得了效果而被冲昏了头脑,还是说真的不惧权贵,反正海大人是连徐家也没放过。
气的徐阶原本一月可以养好的病,硬是养了三个月。
而到了高拱任内阁首辅期间,海大人也已经被人给排挤到了看守南京太仓的惨烈地步。
可海大人依然不改其不畏权贵的本色,时常上疏给高拱上眼药,弹劾人家。
最终在其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得罪了大明第一狠人张居正。
于是经过几位大佬的设计排挤,在隆庆四年直接没官做了,只能赋闲在家。
所以也难怪提及海瑞,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张居正,神情瞬间都带了些厌恶。
而张居正任首辅期间,也不曾启用过海瑞,直到他去世,海瑞才重新有了官做。
这让朱翊钧有些怀疑,沈一贯这一项嘴欠的货,会不会偶像就是海瑞呢?
“元辅想没想过……重新启用他?”
在这件事情上,朱翊钧都显得小心翼翼。
张居正直接皱起了眉头,低头想了下道:“此人……迂腐固执、不知变通,且因眼光狭窄,只知眼前之己政,虽不贪利慕名,可却也不知何为大局。
因而臣以为,眼下还不是启用他的最好时机。”
“那这件事情就暂且搁置。”
朱翊钧很听劝地说道。
现在看来,张居正可能是怕海大人祸害了他的考成法跟接下来的一条鞭法。
而朱翊钧之所以听劝,也是怕海大人入京后,天天跟自己作对。
毕竟,在接下来张居正主外、自己主内的这段时间里,自己绝不会被一直拴在这龙椅上的。
往后肯定要找机会四处乱窜的。
先不说做皇上享受不享受,就是一直被困在这紫禁城,无法亲眼去看看这大明皇宫以外的世界,对他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何况他也不了解海大人,谁知道会不会到时候天天烦自己、劝谏自己不准乱跑呢?
万一到时候再给你搞张四维今日这么一出,因而朱翊钧还是觉得暂时搁置比较好。
但若是不启用,也是太浪费海大人这个人才了。
君臣二人掠过这个话题,对于一条鞭法以及其他事情再说了几句后,张居正便离开了乾清宫。
张四维的生命注定是走到尽头了,这一点张居正根本无需请奏朱翊钧。
但也不得不说,因为如今朱翊钧的“叛逆”,在一些事情上张居正也不得不改变自己习惯。
四年只手遮天的首辅生涯,若是能换来圆满考成法、一条鞭法的推进与施行,在张居正这里便算是无憾了。
一直守候在乾清宫门前的慈庆宫里的太监,被朱翊钧招了进来。
“有事儿?”
“皇上,太后请您前往慈庆宫一趟。”
太监行礼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几日,随着定国公徐文壁在宫里到处抓人、审人,加上冯保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被北镇抚司带走一事已经彻底在宫里传开。
因而也使得如今还留在宫里的宫女、太监,都有种人人自危的感觉。
在面对朱翊钧时,也变得比以前要恭顺、敬畏了几分。
原本四处漏风的紫禁城,好像也因为这起事件,开始慢慢自动修复着一些透风漏雨的地方。
慈庆宫,李太后铁青着脸色。
这几日本就有些心虚的朱翊钧,立刻被吓了一跳。
“娘……儿子见过母后。”
朱翊钧视线扫过,大殿里除了自己的亲娘,还有另外一位陈太后此刻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