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金殿质辩 (第1/2页)
  
  十日之期转瞬即逝。这十日里,铁壁城如同上紧发条的战争机器,在方云的意志下高效运转。“暗影”如同无形的蛛网,将更多关于三皇子勾结胡人、结党营私的线索,甚至部分关键物证秘密汇集。铁浮屠则如同幽灵般悄然移至黑风峪,隐于群山之间。
  
  第十日清晨,风雪稍歇。方云一身亲王常服,虽未正式册封,但皇子身份已公开。他并未携带大量仪仗,只由赵明轩率领三百最精锐的“暗影”死士伪装成亲兵护卫随行。他辞别了北疆众将,目光扫过这座凝聚了他六年心血的雄城,毅然登上了南下的马车。
  
  高公公见方云终于启程,心下稍安,但看着那三百名眼神锐利、气息沉稳的“亲兵”,眼皮却不由自主地跳了跳。
  
  回京之路,果然不太平。甫一进入中原州府,便接连遭遇数波“山匪”袭击,甚至有一次驿站夜间失火,手段层出不穷,皆指向影煞楼。然而,在“暗影”的提前预警和精锐护卫的反击下,这些刺杀皆未能奏效,反而留下了几具杀手的尸体,成为新的证据。
  
  方云端坐车中,面色平静,仿佛窗外刀光剑影只是风景。他手中摩挲着一块温润的玉佩,那是离开铁壁城前,柳如意托墨渊转交给他的,据说有静心凝神之效。每当触及玉佩,他脑海中便会浮现那双清冷中带着关切的眼眸,心中便多了几分暖意与坚定。
  
  一路波折,终抵京城。
  
  京城依旧繁华,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方云归来的消息早已传开,各方势力目光瞬间聚焦。他没有回自己那早已冷清多年的皇子府,而是直接递牌子请求入宫觐见。
  
  养心殿内,炭火温暖,药香弥漫。夏惠帝半倚在榻上,面容比之前更加苍老憔悴,但那双眼睛依旧深邃,带着帝王的威严。他看着跪在下面的第六子,那个被他放逐到北疆六年,如今已成长得挺拔如松、气度沉凝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儿臣方云,叩见父皇。父皇万岁。”方云的声音平稳有力。
  
  “平身吧。”夏惠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北疆苦寒,辛苦了。朕看你,比离京时健硕了许多,也……黑了些。”
  
  “为国戍边,分内之事,不敢言苦。”方云起身,垂手而立。
  
  父子间一阵短暂的沉默,气氛微妙。
  
  “云儿,”夏惠帝忽然换了称呼,带着一丝寻常父亲的语气,“你三哥……近来弹劾你的奏章不少。说你拥兵自重,擅杀官员,甚至……有不满朕将你召回之意。你,有何话说?”
  
  来了!直接的试探!
  
  方云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荡,直视自己的父亲:“父皇明鉴!儿臣在北疆六年,日夜所思,唯有巩固边防,保境安民。所练之兵,只为御胡;所杀之人,皆是通敌卖国、动摇军心之辈!铁壁城上下将士,皆可作证!至于召回之事,”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一丝沉痛与愤懑,“儿臣并非不愿回京侍奉父皇,而是不能不以边关将士性命、以北疆安危为重!”
  
  他猛地提高声调:“父皇!您可知,那道召回儿臣的旨意背后,藏着何等祸心?!”
  
  夏惠帝眼神一凝:“哦?祸心?”
  
  “儿臣恳请父皇,宣三皇子、兵部侍郎林文远,及诸位阁老入殿!儿臣要当着父皇与诸位大臣的面,陈说利害,揭露奸佞!”方云朗声道,声音在金殿中回荡。
  
  夏惠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对身边太监道:“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