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北疆新政,暗影再临 (第2/2页)
方云看完信,面色平静。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功高震主,权大招忌,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即便夏惠帝信任他,也难保不会被谗言所惑,或者为了平衡朝局而施加制衡。
他立即召来负责钱粮账目的主簿,下令:“即日起,北疆所有军政开支,无论巨细,账目必须清晰可查,每旬向大都督府和朝廷户部各呈报一份明细。屯田所获,除留足军需外,其余皆登记造册,或用于平抑边地物价,或上缴国库,一丝一毫不得含糊。”
同时,他亲自起草奏章,向夏惠帝详细禀报了北疆整军、屯田的进展,以及未来三年的预算规划,并附上了开源节流的具体措施,如进一步精简非战斗人员,鼓励军属参与手工业以补贴家用等。奏章言辞恳切,既表忠心,也显能力,更将北疆发展与帝国安危紧密联系,让人难以挑剔。
在处理军政要务之余,方云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身影——柳如意。那个在他中毒垂死之际,留下关键玄冰莲的女子,如今身在何方?她为何能未卜先知般培育出解他剧毒的奇花?她的离去,真的只是简单的“师门急召”吗?
他多次询问小翠,小翠也只知小姐离去匆忙,只留下丹药和一句“寒潭奇花,以备不时之需”,其余一概不知。方云曾派人去那处寒潭仔细勘查,除了那株已被采摘的玄冰莲,并未发现其他特别之处,仿佛那花真是凭空生长出来的一般。
他动用了察事司的力量,暗中查访柳如意的师门背景和下落。然而,柳如意如同人间蒸发,查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她的师门“天机阁”在江湖上也只是个模糊的传说,无人知其具体所在。
这一日,察事司主事带来一个模棱两可的消息:“将军,我们根据柳姑娘留下的些许物品追查,有江南的线索显示,似乎与一个极其隐秘的、擅长医药和机关术的组织有关,但这个组织行事诡秘,不与外界往来,我们的人无法深入。”
“江南……医药机关……”方云默念着,心中的疑团更大了。柳如意的背后,似乎牵扯着一个更庞大的、隐藏在幕后的势力。这个势力是友是敌?在此前的风波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未来又将如何?
就在方云忙于内政外交,并探寻柳如意踪迹之时,一股新的暗流,正悄然向北疆涌来。
京城,三皇子府邸。
新任户部侍郎林文远正与三皇子密谈。
“殿下,方云在北疆根基日深,如今又整顿军备,推行屯田,俨然已成国中之国。长此以往,恐非朝廷之福啊。”林文远忧心忡忡地说道。
三皇子年纪轻轻,但眼神中已有了与其年龄不符的深沉与野心:“舅舅所言极是。父皇如今对他信任有加,朝中不少武将也对其推崇备至。硬来是不行的。”
林文远阴冷一笑:“明的不行,可以来暗的。方云武功高强,身边护卫森严,直接行刺难度太大。但……他并非没有弱点。他重情义,对部下、对百姓,甚至对那个来历不明的柳如意,都颇为看重。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
“舅舅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在朝中制造舆论,渲染北疆军费问题,挑拨他与陛下的关系。另一方面,”林文远压低声音,“可以派人潜入北疆,寻找机会。若能制造些‘意外’,比如军中再次出现‘中毒’事件,或者屯田区发生‘民变’,再或者,找到那个柳如意,以其为饵……只要能动摇他的威信,引发混乱,我们就有机会在父皇面前参他一个‘治理无方’之罪!”
三皇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就依舅舅之计。此事需绝对机密,人手要可靠。”
“殿下放心,臣已物色好人选,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影煞楼’杀手,擅长用毒与制造意外,保证干净利落。”
一场针对方云及其治理成果的阴谋,就此展开。数名精于伪装、潜伏和暗杀的“影煞楼”高手,拿着方云及其主要部下的画像,混在商队和流民中,悄然进入了北疆地界。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方云的性命,更是要彻底破坏他苦心经营的安定局面。
北疆的天空,看似晴朗,实则已阴云暗聚。方云在明处励精图治,而暗处的毒蛇,已经吐出了信子。
新的风暴,正在酝酿,这一次,敌人更加隐蔽,手段更加卑劣。方云能否再次洞察先机,化解这来自朝堂与江湖的联合绞杀?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但可以肯定的是,镇北国公方云的征程,注定充满荆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