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科场清流:爆梗惊四座 (第1/2页)
呆考生们腹泻基本止住,林闲着才松了口气,开始安置笔墨纸砚。
随后他并未像周遭学子那般,或正襟危坐如临大敌,或口中念念有词临时抱佛脚。
只见林闲先从考篮最底层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琉璃瓶——清心醒神露。
他拔开塞子后,一股极其清冽的薄荷混合着顶级冰片的香气,瞬间冲破了号舍的闷浊弥漫开来。
他用指尖蘸取少许晶莹液体,均匀涂抹在两侧太阳穴和人中处。
顿时一股凉意直冲天灵盖,将残存的困倦和周遭的污浊气息一扫而空。
他整个人变得神清气明,思维前所未有的清晰。
这还不算完。
接着林闲又取出一截做工精致的线香——驱蚊安神香(主要成分是陈年艾草、特选香茅和微量沉香)。
“啪”一声轻响,他用小巧的火折子点燃稳稳插于桌角缝隙。
一缕极细的青烟袅袅升起,迅速赶跑了蚊虫,同时中和了号舍的霉味、汗味以及远处茅厕传来的异味。
这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简直如同鹤立鸡群突兀得令人发指,也“奢华”得让人眼红!
对面号舍那个同赵公子关系不错的胖士子,早已被蚊虫叮得满头是包。
忽然,林闲那边飘来的提神香气飘过,随即蚊子都被熏跑隔壁去了。
他惊喜之余,忍不住隔着栅栏哀求道:“喂!对面那位兄台!你点的这是何仙家宝物?香味竟如此霸道提神!小弟快被这蚊虫啃成筛子了,可否……可否借一缕仙气匀给小弟?小弟愿出高价!”
林闲抬头,见那胖士子一脸的生无可恋,不由得莞尔一笑。
他带着一丝戏谑回复:“此乃特制的 文思泉涌加速器与 金榜题名安心香 ,独家秘方概不外售,更不外借。”
他顿了顿,欣赏着对方瞬间垮掉的表情。
随即他促狭补充道:“兄台若觉蚊虫扰人心烦意乱,不妨效法古之贤人多默念几遍《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寄情于月,以无上意念驱之或可心静自然凉,蚊虫自退。”
那胖士子闻言目瞪口呆,嘴里嘟囔着:“《静夜思》驱蚊?”
看着手背上新添的红包,胖考生羡慕嫉妒的泪,终于不争气从嘴角流了下来——那是馋的!
在这诡异的氛围中,三声标志性的鼓响,打破了考场的沉寂!
试卷,开始发放!
第一场,考的是经义策论,乃是科举的重头戏。
题目是:《论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之关系,并试以漕运或农事为例详述之》。
题目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声。
这题看似是老生常谈的“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但后面要求结合具体的漕运或农事实务进行详述。
这就一下子把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空谈性理的酸儒秀才打回了原形,极其考验考生的知识广度、务实见解和真正的治世之才。
顿时不少士子开始原形毕露,抓耳挠腮者有之,额头冒汗者有之,要么只能干巴巴地谈论“格物”如何重要,“致用”如何必要,两者如何相辅相成,空洞无物。
要么就是生硬堆砌一些道听途说来的漕运数据,文章干瘪得像晒干的咸鱼,毫无血肉灵魂。
而反观“玄”字第七号。
林闲在薄荷冰片和艾草沉香的赋能下,心境澄澈如镜思维活跃如泉。
他看到题目的那刻,差点笑场!
——这哪里是考题?这分明是考官拿着喇叭在他耳边喊:“林闲,请开始你的表演!”
他好整以暇铺开试卷,取出一支狼毫小楷。
在早已研好的浓墨中轻轻蘸饱,略一沉吟便落笔如飞,笔走龙蛇!
林闲开篇先是以精炼的文字引经据典,阐明“格物致知”乃是探究事物原理以获得真知,“经世致用”则是将所得真知应用于国计民生。
二者关系如鸟之双翼缺一难飞,车之两轮偏废则覆。
其立意高远,基础扎实。
紧接着他以更为复杂、更能体现管理能力的“漕运”为例,开始他的“泥石流”式论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