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堂前考试(下):巧破御史刁钻题 (第2/2页)
“二在充实官府储备,仓廪实而知礼节,国库有粮,心中不慌。此为固国之基!”
说到此处,他语调带着一种洞悉市场规律的从容:“此时低吸看似花费官银,实则是为未来蓄势。既稳民心,亦是为来日高抛备下本钱!”
这“低吸”的比喻,将官府行为与商业智慧相结合,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恍然和惊叹之声。
“然购粮之巨款从何而来?”
林闲自问自答。
他的思维缜密,步步为营继续道:“可设地方平准基金,从县衙财政盈余、商税专项、甚至发行小额地方建设债券,向本县信誉良好之士绅富户借贷,约定以未来仓粮或部分平准收益偿还!此谓之以未来之信,解当下之困!”
“债券?”
“基金?”
这些前所未闻的金融概念,让在场的士子官员们听得目瞪口呆,却又觉得隐隐契合经济之道。
林闲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为民请命的决绝,“而贫年时米贵如金奸商囤积,百姓嗷嗷待哺。此时便是我官府履行平准之责,适时高抛之时!”
他大手一挥,气势磅礴:“开仓!以低于市价之平价,售粮或借贷于贫苦百姓,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咱们官府丰年低吸之粮,此刻正当用以平抑物价、救济苍生。 这已非牟利,而是还利于民稳定社稷。 正所谓低吸以护农,高抛以安民!”
最后他面向吴御史,总结陈词道:“当然此法说来简单,行之极难。需有精明强干之吏员操作,需有严格透明之章程防硕鼠蛀虫!核心在于官府必须有所作为,承担起调节之责,不能放任自流徒叹两难。”
他顿了顿,看着认真倾听的御史悠悠补充道:“同时还需鼓励农户种植杂粮,发展畜牧工坊等副业,避免单一作物依赖。学生坚信,唯有让农人流汗不流泪,让百姓饥馑有依凭,方称得上保境安民,方不负朝廷托付和百姓期望!”
他这一套组合拳,从建仓这个看似平庸的起点出发,层层递进,融汇了“保护价收购”、“战略储备”、“平准基金”、“调控市场”等超越时代的核心思想。
更用“粮食总枢”、“低吸高抛”等精妙类比,将一项复杂国策阐述得淋漓尽致、通俗易懂又气势磅礴!
全场经历了短暂的极致寂静后——
“好!!”
周学政第一个忍不住击节叫好,满脸的激动与赞赏。
“太妙了!低吸高抛,此言大善!”
台上的官员们,也纷纷动容赞叹。
“低吸护农,高抛安民!林案首真乃经世奇才!”
台下的士子们彻底沸腾,喝彩声不绝于耳!
先前讥讽之人此刻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吴御史那万年寒冰般的脸上,此刻清晰地出现了动容之色!
他的嘴角微微抽动,眼中不再是官方的审视,而是浓浓的欣赏,甚至是一丝震撼。
他完全没料到林闲不仅没有被千古难题吓倒,反而给出了一个如此务实且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这哪是一个秀才的见解,这分明是核心能臣干吏才有可能想出的方略!
在一片沸腾的喝彩声中,吴御史缓缓抬起手。
广场瞬间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最终的裁决。
吴御史目光复杂看着依旧从容的青衫士子,最终沉声开口:“林闲所答别开生面,言前人所未言。其策立足现实高屋建瓴,深得调控之三昧,更兼一颗拳拳爱民之心!”
他略一停顿,声音陡然提高宣布:
“此关——通过!”
“轰!!!”
整个明伦堂广场,彻底陷入了狂欢。
欢呼声震天动地,所有人都在为林闲这惊天逆转的表现而喝彩!
林闲站在场中,面带微笑向四方拱手致意。
他知道这场御前公审,他已彻底扭转乾坤。
林富贵的御状非但没能将他打倒,反而成了他名动天下、展现惊世才华的最佳垫脚石!
而高台之上吴御史负手而立,望着台下那个光芒万丈、宠辱不惊的年轻身影,心中已是波澜起伏。
他捋了捋胡须暗忖道:“此子之才,经天纬地!假以时日,必为国之栋梁!对我大周……绝对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