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秋收节变悟道会,玉米地里闹乌龙 (第2/2页)
这一幕落在观摩修士眼里,又成了 “大道传承”—— 丹鼎宗长老对着弟子道:“看见没?魏前辈以烤玉米‘点化’小弟子,这是‘以凡物传大道’,比咱们炼丹传法高明万倍!”
器符宗长老则盯着魏所手里的打火机,喃喃道:“那凡火器具小巧便携,能瞬间生火,定是‘火符大道’的简化版!回头定要仿制一个,参悟其中奥秘!”
魏所烤着玉米,听着他们的议论,只觉得无奈 —— 早知道就不在田埂上烤玉米了,这要是被他们当成 “火炼大道演示”,回头怕是要有人拿着炼丹炉来烤玉米。
正想着,突然听见玉米地里传来 “哎哟” 一声,天启抱着脚蹲在地上,脸上满是痛苦。
“怎么了?” 魏所连忙跑过去。
天启皱着眉,指着脚边的玉米根:“晚辈刚才只顾着感悟‘颗粒归仓’,不小心被玉米根绊倒了……”
他话音刚落,丹鼎宗长老立刻道:“魏前辈!这定是您布下的‘劫数考验’!‘秋收悟道’哪能一帆风顺?这‘绊倒之劫’,是在警示我等‘道心不可有失,一步一需谨慎’!”
天启愣了愣,随即恍然大悟,对着魏所躬身行礼:“多谢前辈点化!晚辈明白了,‘大道之行,步步为营’,日后定当谨言慎行!”
魏所:“……” 他只是被玉米根绊倒了,怎么又成 “劫数考验” 了?
他没心思解释,让小白拿来医药箱,给天启的脚踝敷上活血化瘀的药膏 —— 还是张大妈给的凡药膏,却被天启当成 “蕴含生机大道的圣药”,小心翼翼地用灵力护着,生怕药效流失。
下午日头偏西,玉米地已经堆起了一座座玉米山,麻袋装满了一袋又一袋,黑风寨的喽啰正赶着牛车,把玉米往苟活宗的仓库运。魏所看着满仓的玉米,心里踏实极了,吩咐道:“把一部分玉米晒在院子里,剩下的脱粒后储存,留些嫩玉米,晚上煮玉米、烤玉米,给大家加餐。”
“前辈英明!” 一群人齐声应道。
晒玉米时,又出了乌龙 —— 洛千雪为了 “让玉米充分吸收天地灵气”,特意布了个聚灵阵,结果阳光被阵法折射,把玉米晒得半生不熟,还差点烤焦。
魏所一看,气得直跺脚:“说了别用灵力瞎折腾!晒玉米要靠太阳晒、风吹,你整个破阵,不是添乱吗?”
洛千雪脸一红,连忙撤了阵法,心里却更加崇敬:“前辈教诲的是!‘秋收需顺天时’,强行用灵力干预,反而违背大道,晚辈受教了!”
围观的修士们也跟着点头,纷纷记录:“魏前辈曰:‘顺天时,应地利’,此乃秋收大道的核心!”
夕阳西下时,苟活宗的院子里、屋顶上,全晒满了金灿灿的玉米,像铺了一层黄金。魏所坐在院中的竹椅上,手里拿着烤玉米,看着狗蛋和大黑在玉米堆旁玩耍 —— 大黑正用爪子扒拉着玉米,把掉下来的玉米粒当成零食啃,狗蛋则在旁边帮它捡,笑得格外开心。
王道长、天启、洛千雪等人,围坐在魏所身边,手里也拿着烤玉米,却吃得格外 “郑重”,每咬一口都要闭眼感悟半天,像是在品尝什么无上美味。
丹鼎宗、器符宗的长老们,也被魏所 “赏” 了一根烤玉米,坐在田埂上,边吃边讨论,从玉米的焦香谈到 “丹道火候”,从玉米粒的饱满聊到 “符道圆满”,硬是把一根烤玉米吃出了 “悟道圣餐” 的感觉。
魏所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觉得这 “秋收节” 过得挺有意思 —— 虽然这群修仙的脑子不太正常,但大家一起收玉米、烤玉米,倒也热闹,比自己一个人种地有意思多了。
他咬了一口烤玉米,焦香混着玉米的清甜在嘴里散开,心里琢磨着:等玉米晒干了,就磨点玉米面,做玉米饼、玉米粥,再给狗蛋做个玉米糖;后山的空地还能种点冬小麦,明年春天就能收麦子,磨面粉做馒头……
而他不知道,“秋收大道” 已经通过观摩修士的口,传遍了整个修仙界 —— 各大宗门纷纷效仿苟活宗,开辟 “悟道田”,种起了玉米、小麦,甚至有宗门把 “秋收” 定为宗门节日,要求弟子们亲自下地劳作,说是 “感悟大道”;丹鼎宗更离谱,推出了 “玉米炼丹术”,把玉米粒和药材一起炼制,说是能 “增强道心”,结果炼出来的丹药带着一股烤玉米味,却被修士们疯抢,说是 “蕴含魏前辈的大道气息”。
夜色渐深,玉米地的香气渐渐淡了,院子里的玉米堆上落了层薄霜。魏所把狗蛋抱进屋里,盖好被子,又给大黑扔了根玉米棒,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他摸出系统面板 —— 自从完成 “秘境闯关” 任务后,系统就没再发布新任务,反而解锁了 “宗门建设” 板块,里面有 “仓库扩容”“农具升级” 等选项,奖励都是些保命道具和凡俗农具,倒也实用。
魏所笑了笑,关掉面板 —— 不管系统发不发任务,他都想把苟活宗守好,把狗蛋照顾好,种好自己的地,吃好每一顿玉米饼。这 “怂字当头、保命为上” 的苟活之道,其实也没那么难,无非就是守着自己的小日子,护着身边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