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晚砚堂前杏香飘 (第1/2页)
签下铺面契约的第三日,天刚蒙蒙亮,西市的晨雾还未散尽,“晚砚堂”的木门就被轻轻推开,发出“吱呀”一声轻响。林晚裹着件半旧的青布披风,踩着沾露的青石板走进铺内,刚卸下肩头装着梨片的竹筐,就听见隔壁药膳汤铺传来熟悉的添柴声——王婆竟比她来得更早。“林姑娘可算来了!”王婆的大嗓门穿透晨雾,随即端着个冒着热气的陶壶跨进门,壶嘴还飘着袅袅白汽,“老婆子特意起早烧了壶桑皮水,前几日听你说熬梨膏讲究水质,这桑皮水是我用老桑树根皮煮了半个时辰的,最是润肺清燥,比井水更养人!你闻闻,还带着点桑木的清香呢。”林晚连忙凑过去闻了闻,果然有股淡淡的草木清香,笑着道谢:“王婆您太费心了!有这桑皮水,熬出来的梨膏定能更胜一筹。等会儿熬好试味,第一个给您盛一碗!”王婆摆着手笑:“不急不急,你们先忙正事。对了,我汤铺今日熬了山药排骨汤,等晌午你们歇脚时,我给你们端两碗过来,补补力气!”
林晚刚要道谢,就见沈砚牵着匹枣红马站在门口,马鞍旁挂着个鼓鼓的布包,里面装着从太医院匀来的川贝、茯苓等药材,额角沾着的晨露还未干透。“木匠师傅已在巷口候着,”他扬声说着走进来,顺手将布包放在案上,解开系带露出里面整齐码放的药材,“昨日跟你说的橡木柜台,我让师傅按你的意思改了圆弧角,还特意让他们多打磨两遍,小孩子磕碰着也不怕。师傅说今日就能安好,傍晚前保证能让你摆上货品。”说话间,两个背着工具箱的木匠已走进铺内,为首的张师傅手里捧着张图纸,上面用墨笔勾着柜台与货架的样式,边角还标注着“圆弧角”“高三尺”等字样。张师傅拱手笑道:“沈医官、林姑娘,咱们今日来赶早工,争取晌午前把柜台架子搭好,不耽误你们熬膏子。这图纸上的样式,你们再瞧瞧,要是想改个高低宽窄,咱们立马调整。”沈砚看向林晚,林晚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指着货架部分说:“张师傅,这货架能不能再加一层矮格?用来放试吃的小瓷碗和勺子,客人随手就能拿到,更方便些。”张师傅眯眼一看图纸,点头应道:“这有何难!多加一层矮格费不了多少功夫,保证做得平整结实,还不影响整体样式。”
前屋忙着搭柜台,林晚已在后屋支起了灶台。她将王婆送来的桑皮水倒进陶罐,再把提前晒好的梨片与杏肉按三比一的比例铺开,一边分拣一边对凑过来的沈砚说:“这些梨片是我挑着最饱满的果肉切的,薄如蝉翼,晒足了三日,轻轻一捏就碎成带着果香的粉末。杏肉选的是刚熟的黄杏,甜中带点微酸,能中和梨膏的甜腻。”沈砚安置好木匠后,便搬了个小马扎坐在灶边添火,枣木柴烧得旺而稳,火焰映着他挽起的袖口,露出结实的小臂。“要不要加些砂糖?”他探头看着陶罐里渐渐软化的果料,语气带着几分询问,“上次给阿福做川贝蒸梨时,加半勺砂糖甜度正好,孩子们都爱吃。”林晚用木勺轻轻搅动着,鼻尖萦绕着越来越浓的果香:“不急,先熬出果肉本身的甜汁。咱们这梨膏是药膳,不是蜜饯,太甜了容易生痰,反而失了润肺的功效。等熬到浓稠时,咱们尝着调味,稍微加一点提鲜就好。”阳光透过后屋的窗棂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陶罐里的果料渐渐熬成琥珀色的稠汁,滴在瓷碗里能拉出细细的丝。张师傅闻着香味凑过来,咂着嘴打趣:“沈医官好福气,林姑娘这手艺,比西市最有名的蜜饯铺还香!我家小孙子总咳嗽,吃了多少药都没好利索,等你们开业了,我定然带着他来买几罐,顺便让沈医官给瞧瞧。”沈砚耳尖微红,手里的添柴动作却没停,笑着应道:“张师傅放心,开业当日不仅有梨膏,还做了果酱酥饼,定请您和小孙子尝个鲜。孩子的咳嗽,我到时候给看看,保管给您个稳妥的方子。”
“不急,”林晚用木勺轻轻搅动着,鼻尖萦绕着越来越浓的果香,“先熬出果肉本身的甜汁,不够再补,这样熬出的梨膏才不会有火气。”阳光透过后屋的窗棂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陶罐里的果料渐渐熬成琥珀色的稠汁,滴在瓷碗里能拉出细细的丝。张师傅闻着香味凑过来,咂着嘴打趣:“沈医官好福气,林姑娘这手艺,比西市最有名的蜜饯铺还香!等开业了,我定然带着孙子来捧场。”沈砚耳尖微红,手里的添柴动作却没停,只笑着应道:“开业当日,定请师傅尝刚出炉的果酱酥饼。”
正午时分,第一锅梨膏刚装罐,就有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怯生生站在铺门口,手里攥着个洗得发白的布包,小脑袋探进来又缩回去,反复几次,眼睛却直勾勾盯着灶台上的瓷罐。林晚见状,盛了小半碗放凉,快步走到门口递过去,声音放得极柔:“小姑娘,是不是闻着香啦?尝尝吧,甜丝丝的,不烫嘴,还能治咳嗽呢。”小姑娘犹豫着往后退了半步,攥着布包的手更紧了,小声说:“娘说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会给家里添麻烦的。”林晚蹲下身,和她平视,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瓷碗:“姐姐不是陌生人呀,姐姐的店就开在这里,叫‘晚砚堂’,以后咱们就是邻居啦。这梨膏是姐姐自己熬的,不要钱,专门给咳嗽的人吃的,你尝尝就知道好不好吃了。”小姑娘这才迟疑着接过碗,小口抿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连忙又喝了一大口,吃完后从布包里掏出个木雕兔子,红着脸递过来:“姐姐,这梨膏太好吃了!我没有钱,这个木雕兔子给你抵钱好不好?是我爹雕的,他是西市最好的木雕匠,好多人都买他的东西,这个兔子雕了整整一晚上呢。”
林晚看着兔子栩栩如生的模样,连耳朵上的绒毛都雕得清晰可见,心头一软,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这兔子雕得真好看,姐姐很喜欢,但不能要你的。姐姐送你吃梨膏,不是为了换东西呀。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阿瑶,”小姑娘小声说,手指绞着衣角,“我娘总咳嗽,夜里睡不好,有时候还会咳醒,我攒了好久的铜板,还不够买一罐梨膏……”林晚闻言,立刻转身走进铺内,找了个最小的瓷瓶,装了小半罐梨膏,又用麻布仔细封好瓶口,系了根红绳,塞进阿瑶手里:“拿给你娘,每天早上用温水冲一勺喝,过三天咳嗽就会好很多。要是不够了,就来这里找姐姐,姐姐再给你装。”阿瑶捧着瓷罐,眼睛里泛起了泪光,用力点了点头:“谢谢林姐姐!等我爹回来,我一定让他给你雕个最好看的招牌!上面雕满梨花和杏子,保证比西市所有的招牌都好看!”林晚笑着挥手:“好呀,姐姐等着你的招牌。快回家给你娘送梨膏吧,路上小心些!”阿瑶蹦蹦跳跳跑远,跑出去几步又回头喊:“林姐姐,开业那天我来给你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