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秉公随机 (第1/2页)
王承恩不敢深想,忙将头埋得更低,惊疑压在心底。
回到永寿宫时,约莫是申时初刻。
积雪未融,在偏斜的日光下泛着清冷。
崇祯知晓骆养性、王承恩等人,自中午起便一直随侍在文华殿,未曾用饭,吩咐他们去进食歇息。
他自己则于永寿宫殿外空旷的庭院中,褪去身上衣物,换上了一件由草茎编织而成的道袍。
随即,崇祯再次开始祈舞。
身影腾挪,步伐玄奇,手臂挥动间似有无形的气韵跟随。
经过这些天的持续祈舞,符箓与灵阵所需的大部分箓文,已然被他沟通补全。
如今剩下的,皆是些涉及【宇】【宙】深层奥秘,极其艰难晦涩的终极箓文。
但此事关乎道途复兴,再难也必须坚持下去。
至于文华殿的商议,崇祯并未分神监听。
全身心投注于与天地的共舞时,不宜为凡俗琐事所扰。
不过,他早有安排纸人监控隐匿于殿内角落。
它们会忠实地记录下,崇祯离开后所有人的言行举止。
事后查阅,一切自会了然。
直至天色微暗,暮色渐起,崇祯才缓缓收势。
他额间不见汗渍,将新显现于纸上的几个珍贵箓文收起,转身入宫。
结束午休、候在一旁的王承恩立即上前,为全身坦荡的崇祯换上干燥舒适的常服道袍。
不久,曹化淳来了。
来得比崇祯预料中要早些。
崇祯斜靠在暖阁的软榻上,随意问道:
“内阁已有结果?”
曹化淳躬身趋前,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禀报:
“大人们今日蒙受陛下亲临教诲,群情振奋,不敢有丝毫懈怠。”
“午后议事,效率极高,已初步议定了种窍丸分配章程,并就仙朝初期官署设置进行了票拟。”
崇祯微微颔首,语气平淡:
“你说吧,朕就不看了。”
他看似慵懒,实则在曹化淳进门的瞬间,便以超凡目力将曹化淳手中记录议事的要略,一字不落地扫入眼中。
曹化淳不知此节,字正腔圆地开始汇报:
“首先,关于二十七万枚种窍丸分配,内阁诸公经过详议,初步拟定三项策略。”
“其一,为科举之途。”
“自乡试之童生始,往上各级功名,皆有资格获赐种窍丸。”
“若仅为童生,仅赐予种窍丸,不授法术修炼之法;”
“欲得法术,需继续进学,至少需考中举人功名,方有资格于获赐仙丹时,一并择取基础法术修习。”
“不同功名,可选法术范围与数量亦作出限制。”
曹化淳顿了顿:
“此外,大人们以为,既独尊道法,为仙朝取士,科举内容亦当革新,舍弃儒家经义。”
“如何更改,尚未有定论……方向是加入与道法、仙缘相关的经典与考核。”
“还需陛下亲自圣裁,划定哪些道法精要可作取士经典,颁行天下。”
崇祯不置可否,再次微微点头。
曹化淳见状,继续禀报:
“至于第二项分配之策,乃卢知府提出的……随机分配。”
“随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