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志大才疏的党公子空降而来 (第1/2页)
楚河让曲建勇考察一下这五人,合适的话就收到太初派,拜曲建勇为师。
转眼时间,一个多月过去。
义顺区原书记内退,调市政协任副主席。
邓海勇接任义顺区委书记。
李佳诚也调回京城,任平昌区委书记。
两人还是一如既往,见面就掐。
相互之间有一万个不服气。
邓海勇提出义顺区五年规划,实现“绿色国际港,天然大氧吧”环境目标,打造出“区级世界物流园,镇镇都有工业区”的发展模式。
义顺区立即加快空港ABC区布局,各镇区都在打造特色工业区。
率先动起来的是马路拓宽工程、绿化工程、白潮河亮化工程等,基础建设立即热火朝天地动起来。
李佳诚也不甘示弱。
提出打造“打造全新教育基地,振兴平昌科技园区。”
他全力运作京城各大学外迁,平昌区划出十几块土地,让各大名校新校区落户平昌。
然后平昌区兴建占地五千亩的科技园区,加大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称之为“孵化器”工程。
园区主干道改名为‘振兴路’。
楚河本想在龙湾屯区好好发展一把农业和旅游业,结果,勇哥要搞工业。
计划不如变化快。
不过,利好消息还是有的。
镇党委书记何超群身体已经透支,每天骑着尿不湿上班。
鉴于此,区委书记办公会研究决定,批准何超群调任区人大任副主任,黄河接任镇党委书记,党啸林从中组部外放到龙湾头镇任镇长。
党舞就此事专门叮嘱楚河要公事公办,千万不要公私不分。
党向荣也给楚河打气,不管大舅子小舅子,在政治上不分亲疏。
黄渊心中也有气,黄河才在仕途有所表现,就把党啸林这种没有地方经验的年轻人下放到龙湾头镇,肯定就是让黄河给他保驾护航。
当年自己就没少给党家人做保姆。
难道儿子又要子承父业?
他打电话给黄河,结果黄河同志嗯了几声,就挂了。
对老子没有一丁点尊重之意。
估计不看在党舞的份上,都不带搭理他的。
党啸林在组织部长的褚庆良的带领下,来到龙湾龙镇政府。
这公子哥表情很傲然,看众人时都是一脸的不屑。
他要不是为了混政绩,才不愿意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呢。
在他眼里,四九城之外,都是乡下。
郊区的人也是乡下人。
褚庆良也很无奈地笑笑,公子哥都眼高于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谁人年少不轻狂?谁的青春不迷茫?
党啸林看到楚河时,表情极为丰富。
这个乡下人,不但成为自己的表妹夫,还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
他敢表现出来吗?
答案是——不敢。
楚河给他不少零花钱,再说,爷爷和父亲一再叮嘱自己要虚心向楚河学习。
向他学个屁?
一个囚犯,一个没上过学的文盲。
千言万语心头过,只想骂句草特么!
党啸林毕竟是体制内混了七八年,已经是正处级干部,傲归傲,基本素养还是有的。
“黄书记。”
党啸林主动上前伸手问好。
“欢迎履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