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谁说高炮只能打飞机 (第1/2页)
“叔,我有个关于战斗的问题想要向您学习一下,您能和我讲讲吗?”
陈常在还有陈团长以及两个政委,正在炕桌上吃着早饭。
四个人,本来应该是有两种饭的。
王玲和大姐们,特意给陈常在做了小米粥,白面油饼加炒鸡蛋这些病号饭。
可是他说自己肠胃不舒服,见不了大油的东西。
就让王玲把油饼和炒鸡蛋,给保育院的孩子们送去了。
小米粥也让王玲端去和大姐们去吃了。
他还是和陈团长他们一起吃的苞米面糊糊、窝窝头加咸菜。
虽然去年这一年来,陕北的收成比前年好了一些。
但还没好到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油饼的地步。
在队伍的控制区,唯一可以一周吃上五次白米饭,两次肉的人,只有保育院的孩子们。
那些挺过了雪山草地,活着来到了陕北的孩子们。
“哦你想问什么战斗上的问题?
你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会详细和你说清楚。”陈团长好奇的问道。
今天陈常在问了这个问题,不只是陈团长好奇。
就连刘政委和何政委也很好奇。
陈常在说道:“叔,是这样的。
前段时间,特科的同志把他们搞来的,小鬼子炮兵的一些技术数据给我送了过来。
我详细的看了一下。
这里面有小鬼子刚刚给华北驻屯军配备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
还有四一式和九四式75毫米山炮。
以及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和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
还有它们九七式迫击炮的数据
那里面还有小鬼子,从75毫米到105毫米野炮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虽然不是很详细。
但是这在我看来,已经是触目惊心了。
我们在炮兵上和小鬼子差的太多了。
我们现在有了五百吨的锻压机,锻压出来的炮管钢。
倒是让总部军械厂已经开始仿制生产,民20年式的82毫米迫击炮了。
但是这种射程在三千米以下的中小口径迫击炮,是无法对小鬼子的身管火炮进行火力压制的。
最多也就是能和小鬼子的迫击炮,以及九二步兵炮打个有来有回。
我看到了前段时间的报纸,说是小鬼子不断的在华北挑衅。
看来小鬼子是要忍不住了。
如果小鬼子真的和我们开战。
我感觉华北可能守不住,山西也够呛。
阎老西那个家伙,不靠谱。
如果山西丢了,那我们就会直接面对日军的精锐。
那么我们要和日军作战的地方,就只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山西,一个是绥远。
山西地形山峰交错,沟壑纵横。
绥远东部也是山区丘陵地带。
我感觉我们要是和小鬼子交上手,也应该是在这种地形里和小鬼子作战。
叔,我想问的是,在这样的地形中,如果您是一线指挥官。
在面对鬼子和我们一个团差不多的联队时,您该怎么对付他们。
他们可是有射程八千米左右的75山炮的。”
陈常在问出来的问题让陈团长他们三人都是一愣。
这些事情陈团长他们这些高级指挥员,都是知道的。
不管是特科同志搞回来的小鬼子火炮数据,还是小鬼子在华北的动作。
作为队伍的高级指挥官,他们怎么可能不被告知。
而且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和战斗区域,也有着和陈常在差不多的判断。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陈常在会问自己,如果自己遇到了一个和自己团人数差不多的日军联队,该怎么去打。
陈团长也没有藏着掖着。
而是放下了手中的窝窝头,对陈常在说道:“如果我们和一个日军的步兵联队正面碰上。
那么什么都不用说,只能打,没有别的选择。
至于怎么打,这就要看地形了。
日军的一个标准步兵联队,它的人数可不是和我们差不多。
而是比我们团的人数还要多。
我们的第三独立团,是特别加强团。
全团三千人出头。
普通的满编团,正常是三营加一个加强连,最多情况下也只有两千五百人的编制。
正常情况是两千人。
而小鬼子的满编步兵联队,是在三千八百人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