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通用机枪 (第1/2页)
看着眼前空白的画图纸。
陈常在已经静静的坐在他的工作台前,有一个多小时了。
在之前,他告诉了警卫员和王玲,自己不出来,谁也不许进来打扰他。
吃的准备好就行。
此时的他,虽然没有在图纸上画出来一根线条。
但是在他的脑海中,却有着一把通用机枪在慢慢的成型。
首先这把通用机枪使用的子弹,还是和现在使用的步枪子弹通用的7.92×57㎜步枪弹。
它还需要和现在新定型的那款红一型步枪一样,可以发射轻重尖弹和圆头弹。
这是这款通用机枪的基本要求。
第二个,这款通用机枪必须制造简单,要方便制造维修。
第三个,它的故障率必须要低,要皮实耐造,在各种环境下都能适应。
第四个,它需要有强大的火力,但是还不能有太快的射速。
最低射速五百发每分钟,最高射速控制在八百发每分钟以内,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把枪还是需要射速调节器。
当这挺机枪,在陈常在的脑海中大概成型了之后。
他便开始在图纸上落下来了第一笔。
为了这挺机枪制造简单,维修方便,皮实耐造。
陈常在首先选用的是长行程导气式活塞。
长行程导气式活塞,自从出现那一天开始,就是以简单可靠著称,所以它也就成了陈常在的第一选择。
而闭锁机构,陈常在却没有采用后世普遍使用的,旋转闭锁机构。
虽然旋转闭锁机构更可靠。
但是它的加工制造难度却相对较大,那个枪机螺旋头想要加工出来,还是比较费时费力的。
所以他采用了鱼鳃式闭锁机构。
所谓的鱼鳃式闭锁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在基座上,左右两边有两块弹性卡铁。
当枪机被复进簧向前推动时。
枪机头部冲进卡铁槽,卡铁在弹性的压力下,卡进了枪机头部左右两边的卡槽里。
这样就完成了闭锁动作。
等到子弹发射完成,冲进导气孔的高压气体推动导气活塞后退。
活塞推动枪机从鱼鳃式卡槽中退出。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击发动作。
鱼鳃式闭锁机构,最早是一个人瑞典人发明的。
但最先将其成功应用在枪械上的,却是苏联轻武器设计师瓦西里·捷格加廖夫。
他的经典之作,DP28轻机枪,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大盘鸡。
就是使用的鱼鳃式闭锁机构。
后世国内设计生产的,77式高平两用12.7㎜重机枪,也是使用的这种闭锁结构。
作为一挺通用机枪的核心,现在已经在图纸上成型了。
但是陈常在却没有完全抄袭DP28轻机枪。
因为DP28之所以作为一挺轻机枪,没有发展成为一挺通用机枪。
就是因为它最初的设计理念,就没有考虑过让它当重机枪。
比如它的供弹系统,和它那难以更换的枪管。
所以在枪管更换上,他采用了捷克式ZB26轻机枪的快换枪管。
这种枪管,现在自己这边已经在大量生产,而且它更换快捷,非常实用,现存量还大。
虽然它的准星位置和新机枪不同。
ZB26的准星在左上方,新通用机枪的准星在正上方。
但是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只需要调整一下准星箍卡槽的位置就行了。
后世国内的80式通用机枪,也就是仿制的苏联PKM通用机枪。
使用的就是和捷克ZB26差异非常小的,几乎相同的提把式枪管结构。
在确定了枪管之后。
对于供弹机构,陈常在却选用了MG42的简易式供弹导轨结构。
不管是80式通用机枪,还是苏联的PKM通用机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