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准备应战 (第1/2页)
暮色四合,金府内渐渐点亮了灯火。膳厅里,杯盘交错,笑语晏晏,与往常并无二致。金海端坐主位,面上带着惯常的、令人安心的温和笑容,听着潘金莲说着府里新来的绣娘手艺如何精巧,又应和着李瓶儿对明日要去庙里上香的安排。
他谈笑自若,甚至比平日更多了几分耐心,亲自为金莲夹了一筷她爱吃的胭脂鹅脯,又温言叮嘱瓶儿明日出门多带件披风,夜里风凉。他将所有的惊涛骇浪,都死死地压在了平静的表象之下,那封“生铁佛”的挑战书,如同烧红的烙铁,揣在他的怀里,烫得他心头发慌,却不敢泄露分毫。
他太了解金莲与瓶儿了。金莲性子虽辣,却终究是内宅妇人,听闻这等江湖厮杀、生死相搏,难免惊惧;瓶儿更是柔弱,怕是当场就要吓出病来。与其让她们担惊受怕,徒增烦恼,不如自己一力承担。这风雨,终究是要男人来扛的。
然而,他自认掩饰得极好,那瞬间的凝滞、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沉重,或许能瞒过沉浸在各自小心思里的两位夫人,却未能逃过另一双清澈而锐利的眼睛。
晚膳后,金海以商议酒楼事务为由,来到了“听竹轩”。书房内,苏清音正就着明亮的烛火,在一张宣纸上勾勒着“金状元”酒楼未来的人员考评架构图,见金海进来,便放下了笔。
烛光下的她,比白日里更添了几分柔和的暖意,但那眉宇间的清冷与通透,却丝毫未减。金海定了定神,在她对面坐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自然:“苏小姐,今日看过账目,我对各地分号的情况已然清晰。接下来,我想将‘金状元’酒楼这一块的日常管理与决策,更多地交由你来统筹。你的眼光和手段,远非那些寻常管事可比……”
他侃侃而谈,说着对酒楼未来发展的设想,说着对苏清音的倚重,试图将话题牢牢锁定在商业范畴内。然而,苏清音却并未接他的话头,只是静静地听着,那双秋水般的眸子,一瞬不瞬地落在他的脸上,仿佛能穿透他精心维持的平静面具,直窥其下翻涌的暗流。
金海说着说着,在她那澄澈而专注的目光注视下,竟有些说不下去了。那目光,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让他所有试图粉饰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终于,苏清音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玉珠落盘,敲打在金海的心上:“武东家,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金海心头猛地一跳,强笑道:“小姐何出此言?一切不是都好……”
“东家,”苏清音打断了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你眉宇间隐有滞涩,气息虽稳,却比平日急促半分。与我交谈时,眼神数次不经意瞥向窗外,似有牵挂。更重要的是,你虽极力谈论商事,但言辞逻辑,比之平日,少了几分圆融贯通,多了几分刻意为之的痕迹。”她微微一顿,目光如电,直刺核心,“可是……高衙内那边,又有了新的动作?而且,是足以威胁身家性命的动作?”
金海彻底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想要否认,却发现所有的言语在苏清音这番精准到可怕的洞察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他自以为完美的掩饰,在她眼中,竟是漏洞百出!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被看穿的尴尬,更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对她这份精明通透的深深佩服。此女之智,近乎于妖!在她面前,自己仿佛透明一般,无所遁形。
他沉默了良久,书房内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微爆响。最终,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肩膀微微松弛下来,那强撑着的镇定如同潮水般退去,露出了底下真实的疲惫与凝重。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小姐。”他苦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了那封已被攥得有些发皱的挑战书,轻轻推到了苏清音的面前。“今日午后收到的,来自一个叫‘生铁佛’的凶人。”
苏清音接过信笺,展开,目光飞快地扫过上面那些充满杀气的字句。她的脸色依旧平静,但捏着信笺的指尖,却微微收紧了些许。
“生铁佛……我听说过此人。”她抬起眼,眸中寒光闪烁,“西域金顶寺叛徒,横练功夫登峰造极,混元金刚体号称刀枪不入,是江湖上最难缠的魔头之一。他既出手,绝不可能独来独往。高衙内此次,是下了血本,要置东家于死地。”
金海见她一语道破生铁佛的来历,心中更是凛然,点头道:“小姐所言极是。不过,我已遣人快马去二龙山送信。有二弟和鲁达大师在,而且战书上写的明白,已经同样下到二龙山,详信二弟他们定会前来相助。想必……应该能应付过去。”
他话语中,依旧存着一丝侥幸。毕竟,武松景阳冈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皆是万夫不当之勇,有他们相助,纵使生铁佛凶名在外,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而且据金海所熟悉的水浒里面,武松的武艺是在“生铁佛”之上的。
然而,苏清音接下来的话,却如同数九寒天的冰水,将他这丝侥幸浇得透心凉。
“东家,你错了。”苏清音的声音冷冽如冰,“这次不是麻烦,是天大的麻烦!是足以让你万劫不复的死局!”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透过这黑暗,看到那隐藏在背后的致命杀机。
“其一,凶徒势大,绝非易与之辈。”她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生铁佛既至,以其身份地位,同行者绝非庸手。高衙内、陆谦此番布局,力求万无一失,必定还网罗了其他顶尖高手。我若所料不差,同来的肯定还有高手。而且武艺不在“生铁佛”之下。
武都头与鲁大师固然勇猛,但对方有备而来,更兼手段阴狠毒辣,此战凶险,远超东家想象!绝非‘应该不会有太大麻烦’!”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沉重,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金海的心头。
“其二,亦是更要命的,是战后的‘名分’与‘官司’!”苏清音的目光紧紧锁定金海,“东家可曾想过,即便武都头他们侥幸赢了这场挑战,后果又如何?”
“高衙内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颠倒黑白,向官府诬告!他会说,你武大,阳谷县的首富,明面上的守法商人,竟然与二龙山的‘草寇’勾结甚深,关系密切!这些‘匪类’公然为你出头,在城外与人械斗,杀伤人命!这是什么行为?这是通匪!是资敌!是藐视王法!”
这种事情对于高衙内来说太容易了。多少县衙官府等着上高太尉这条大船。
“届时,他根本无需再在江湖手段上与你纠缠,只需一纸诉状,动用他叔父高太尉的权势,便能以‘通匪’的罪名,名正言顺地将你锁拿入狱!查抄你名下所有产业!‘金状元’、‘五粮液’,你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瞬间化为乌有,成为他高家砧板上的鱼肉!而你,轻则倾家荡产,身陷囹圄;重则……人头落地,以儆效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