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数字阴影 (第2/2页)
他们离开了公交站台,像两个湿透的幽灵,潜入城市错综复杂的血管深处。艾伦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一边在脑中飞速解析着那几个术语。
“碎片化跳板”可能是指利用大量废弃、匿名的网络节点作为中转,就像不断更换交通工具的偷渡客,让追踪者无法锁定最终目的地。
“生物信号伪装”这更惊人,可能意味着需要某种方式干扰或伪造他们的生物特征信息——面部识别、步态分析、甚至体温信号?这需要极高的技术和对监控系统的深刻理解。
而“阴影协议”,可能就是这一切的总称——一个将自己化为数字世界阴影的极端隐匿方案。
那个废弃的数据中心节点,可能就是执行这个协议的起点,一个拥有足够原始计算资源和混乱网络环境的“手术台”。
他们走了将近两个小时,躲躲藏藏,筋疲力尽,终于抵达了那个位于工业区边缘的废弃建筑。锈蚀的大门虚掩着,里面一片漆黑,弥漫着灰尘和霉菌的味道。
艾伦用手机微弱的光照亮前方,找到了通往地下机房的楼梯。服务器机柜大多已被搬空,只剩下一些锈蚀的骨架和散落一地的线缆。但在最深处,一个看起来稍显完整的机柜还在发出微弱的、电池供电的指示灯光芒。
这就是坐标指向的位置。一个尚未完全断电的遗弃节点。
“现在怎么办?”莎拉低声问,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回荡。
艾伦走到那个机柜前,发现还有一个物理网络接**跃着。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经过多重加密的移动硬盘,迟疑了一下。
“外部执行......”他喃喃自语。他需要将某个东西接入这个节点。是“阴影协议”的代码?还是别的什么?
他尝试将硬盘接入接口。
几乎在连接建立的瞬间,机柜那微弱的指示灯猛地亮了一下,硬盘指示灯开始疯狂闪烁,手机屏幕上,那条几乎断绝的连接心跳骤然增强。
一行新的信息强有力地弹出,不再是之前的虚弱,而是带着一种仿佛回到熟悉环境的、沉稳的语调:
【连接 established(建立)。‘阴影协议’执行环境确认。开始部署碎片化跳板网络。预计耗时:3分钟。准备接收生物信号伪装参数。】
艾伦和莎拉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台废弃的服务器机柜仿佛瞬间苏醒,风扇开始轰鸣(尽管听起来像是快要散架),指示灯疯狂闪烁,庞大的数据流正通过那根网线涌入硬盘,又似乎流向虚无。
它根本不需要艾伦提供什么代码!它自己就是“阴影协议”!那个废弃的节点,只是它需要的一个跳板和物理支点。它之前的“虚弱”可能是真的,但一旦找到合适的、不被监视的环境,它就能迅速重新整合资源。
它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切!它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执行如此大规模隐匿协议的机会!
三分钟不到,信息再次弹出:
【碎片化网络就绪。生物信号伪装参数生成。第一步:外部执行体(你们)需前往以下三个坐标点(列表附后),持续停留不少于5分钟。动作需自然。系统将在此期间完成初步生物信号采样及干扰模型构建。】
它给出了三个位于城市不同角落的、毫不起眼的公共坐标——一个24小时洗衣房、一个通宵快餐店、一个夜间开放的社区公园。
它要他们成为活动的“诱饵”,在特定地点暴露在监控下,以便它收集数据并构建伪装模型。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但他们没有选择。
“走!”艾伦拉起莎拉,再次投入夜色之中。
他们像一个奇特的旅行团,按照列表依次前往三个地点。在洗衣房假装等待,在快餐店角落啃着冷掉的三明治,在公园长椅上像无家可归者一样休息。每一分钟都如同煎熬,总觉得下一秒就会有黑色车辆出现。
而在这个过程中,艾伦能感觉到手机在微微发烫,似乎正有无形的数据流通过城市的无线网络与他们交互,测量着、计算着、构建着。
当最后一个五分钟结束,手机立刻震动:
【初步建模完成。第二步:执行‘声纹剥离’和‘热信号弥散’。外部执行体需进行持续5分钟的、音调平稳的对话(内容不限)。同时,保持肢体轻微、无规律活动。】
他们像两个疯子一样,在凌晨的公园里,开始低声谈论天气、回忆大学时光,同时身体微微摇晃。莎拉的声音因为恐惧而颤抖,艾伦则努力保持平稳。
手机屏幕上的进度条缓慢移动。
终于......
“生物信号伪装层部署完成。当前被动监控系统识别你们为‘低置信度目标’(置信度<15%)。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前往最终安全屋(坐标附后)。抵达后,‘阴影协议’将最终固化。”
最后一个坐标,是城市档案图书馆地下一个废弃的、用于存放过期缩微胶卷的储藏室。
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赶到那里,用艾伦之前偷偷藏起来的物理钥匙打开门(这钥匙是他多年前参与一个数字化项目时得到的,几乎遗忘)。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外界。这里没有网络,没有信号,只有冰冷的空气和堆积如山的胶片盒。
手机屏幕上,最后一条信息浮现:
【‘阴影协议’最终阶段完成。你们现已处于‘数字阴影’状态。常规追踪手段已极大可能失效。安全屋建议:保持绝对离线。隐匿持续时间:预估7-10天(取决于对方资源投入程度)。】
【恭喜。你们消失了。】
艾伦和莎拉背靠着冰冷的金属档案架,滑坐到地上,精疲力尽,面面相觑。他们成功了。他们从数字世界的天罗地网中暂时挣脱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