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放大版的卡扎洛夫镜 (第2/2页)
傍晚,风力稍减,一直笼罩峰顶的部分云雾散开。就在那一瞬间,他抬起沉重昏花的眼皮,望向塔山波齐那金字塔般刚毅的山体。似乎看到了……别的什么。
不是冰雪,不是岩石。在那超越了常人视觉感知的领域,仿佛有无数巨大而模糊的、非物质的“结构”依附在山体之上,或者,那山体本身,就是这些结构的基座。它们像是由光线和阴影编织成的巨大、复杂的几何体,在不断变换、重组,散发出一种冰冷、绝对理性、完全不属于人类认知范畴的“活动”迹象。那不是生命,至少不是我们理解的生命。那更像是……某种机器?某种用于调整、干涉基本物理规则的庞大装置的一角?
是它在拨弄时间?制造了这个致命的褶皱?
他的心脏狂跳起来,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一种超越了恐惧的、纯粹的渺小感。他不是闯入了一个“神秘”之地,而是不小心跌入了一个根本无法理解的、正在运行中的“工程”现场。就像几只蚂蚁,爬过了一块精密的钟表零件,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却被齿轮转动时带起的微风吹得东倒西歪,生命在瞬间被消耗。
丁胜试图用他地质学的知识来解释,他喃喃着“局部引力异常”、“时空曲率”,但任何理论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他额头上的皱纹像被无形刻刀加深了,说话时开始不自觉地微微气喘。他想到卡扎洛夫镜子,能够压缩或者延展时间,甚至能产生超越电磁力和重力的能量场,这里很可能存在一个放大版的卡扎洛夫镜,导致时间异常。这座山主峰和附近的山峰都是等边三角形,很规整,这是金字塔群,现在看来不像是天然形成的。
他的脑子开始混乱,他想,这种囧况下没有人再关心发现了什么。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求知欲显得如此可笑。
他艰难地挪动身体,抓过那本摊开的笔记本和那支快要握不住的笔。手指关节僵硬而疼痛,但用尽全身力气,在那空白的一页上,歪歪扭扭地写下:
“时间……褶皱……它在……,海螺化石的,......重启......”
字迹潦草,几乎无法辨认。后面的字,写不出来了。巨大的疲惫和冰冷的虚无感攫住了他。视线彻底暗了下去,最后映入眼帘的,是笔记本上方,他自己那只布满深褐色斑点、皮肤松弛如同旧羊皮纸的手。
笔,从指间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