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发奖金! (第2/2页)
当他打开信封,看到里面的四千元时,差点没叫出声来。
“小吴,”李言微笑着说,“你转岗销售的第一个月就表现出色,这是你应得的。继续努力!”
“谢谢李总!我一定会的!”吴强激动得连连鞠躬,台下响起善意跟羡慕的笑声。
颁奖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每个员工都拿到了自己的奖金。
最后,李言总结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明年,我们的目标是月销量突破五万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一定能做到。到时候,奖金只会比现在更多!”
食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工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互相比较着各自的奖金,讨论着这笔意外之财该怎么花——给老家寄一些,给孩子买新衣服,或者存起来将来回家盖房子。
李言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事业有成的欣喜。
前世自己虽然也带着团队,但是实际上也只是一个管理岗位而已,还不曾有过这种完全带领一个公司或者工厂发展的概念。
一个月前,他还是个刚刚接手烂摊子的“厂二代”,如今已真正成为这个厂的领路人。
这种转变,这种成就感,这种看着手底下员工对自己的崇拜跟感激,是很多东西无法给予的。
随后的半个月里,“星辰S1”的销售势头有增无减。
电视广告的效应开始深度渗透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第一批用户的口碑也开始发挥作用。
在山东一个偏僻村庄里,老刘成了星辰手机的“活广告”。
自从买了那台“烈焰红”,他走到哪都有人问起这部手机。
“老刘,你这手机真能三天不充电?”同村的老李蹲在地头,好奇地打量着老刘别在腰间的手机。
“那还有假?”老刘得意地掏出手机,“你看,昨天早上充满的,现在还有两格电!声音还大,我在最那头的地里都能听见铃响。”
老李啧啧称奇:“我那部天语,一天就得充一次,声音还小,经常漏接电话。多少钱买的?”
“799,镇上王姐手机店买的。还送一张卡,里面存了好多歌和游戏。”老刘熟练地展示着手机功能,呼吸灯在傍晚的昏暗中格外醒目。
三天后,老李也骑着自行车去了镇上,带回一部一模一样的“烈焰红”。
又过了一周,村里已经有了六部星辰手机。
这种熟人社会的口碑传播,虽然缓慢却极其有效。
在湖南长沙,手机批发商周老板的店铺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以往都是他拼命向乡镇零售商推销各种机型,现在却经常有人上门指名要“星辰S1”。
“老周,还有星辰S1吗?再给我调二十台。”一个县城的零售商一进门就嚷嚷道。
周老板从账本中抬起头,苦笑一声:“刘老板,你也看到了,我这都快被搬空了。现在要货得预订,三天后才能到。”
“这么紧俏?那你先给我登记上,二十五台,不,三十台!年底了,打工的都回来了,肯定好卖。”
周老板一边登记一边说:“这手机利润是高,但也太抢手了。厂家那边说订单排到两周后了。”
“是啊,广告打得凶,机器本身也不错。”刘老板压低声音,“听说他们还在省卫视打广告?这可是大品牌才玩得起的啊。”
周老板点点头,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再增加订单量。
他做手机批发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这么火爆的机型,尤其是对于一个刚刚冒头的新品牌。
这种场景在全国各地的手机批发市场不断上演。
星辰S1凭借其突出的性价比和精准的广告投放,迅速占领了下沉市场。
半个月内,工厂又接到了约五千台新订单,总订单量达到了接近4万台。
而这,还仅仅只是1月半个月多一点的订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