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杀手锏 (第1/2页)
“这是两条中华烟,这里是三千块钱现金,你拿去做经费,全部按照要求办完的话,我亲自给你发奖金!”
张哥信心满满的拿着烟跟现金出门,跟进门的生产主管李爱国打了个招呼。
采购这活,虽然大多数是对方舔着自己,但是李言给出了价格要求,这就需要一定的关系跟手段了,所以经费跟烟,算是必需品。
李爱国进门,没有问太多,因为最近厂子内部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
大家都在为新的产品而做着前期的准备,心里多少也是有些期待的。
如今采购跟财务都已经有了安排,作为工厂内的生产主管,李爱国自然是有着更加重要的工作。
“三叔,这是五千块钱,是接下来的生产线改造跟升级。”
李言看着三叔拿着钱出去,心里依旧在盘算着什么。
五千块够干嘛?
三千块只够采购的请客吃饭开销,五千块够升级生产线的吗?
够了。
生产线要升级。
不是大动干戈,而是‘软件’升级。
主要的要求并不难:
铺设防静电胶皮,配备静电手环。
规划出清晰的物料区、组装区、检测区、包装区。
制作简易的功能检测治具,能同时测试开机、显示、通话、铃声、振动。
编写最简易的作业指导书和质检标准。
比如:屏幕无坏点、通话无杂音、按键无卡顿。
从现有女工中挑选最细心、认字的组成“手机组装突击队”,由三叔亲自培训。
对了,自家的星辰工厂内,大部分都是女工,占比达到了80%以上。
李言深呼一口气,伸了伸懒腰,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着部署计划的事情。
现在全部的事情已经安排了下去,李言可以在完成之前,稍微轻松一下了。
什么?
为什么李言不亲自去?
李言是老板,就算这个项目对自己很重要,但是这些基础的事情,还是交给下面的人更好。
不然,自己做什么老板?
况且,采购或者谈判这种事情,也压根不是自己的强项。
根本比不了常年做采购跟销售的员工,还有作为生产主管的三叔。
自己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把握好大方向,这就足够了!
不过接下来,李言还有事情要做。
而且这件事情也关乎着接下来的这款产品,到底能否成功的关键!
...
时间:2007年11月17日。
采购的李姐带着几款主流山寨机和一叠报价单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李言立刻召集了厂里那两名中专毕业的“技术员”小张和小周,还有三叔等人,在二楼办公室开始了“拆机大会”。
桌上铺开防静电垫,李言亲自操刀,用精密的螺丝刀将天语、金立、CECT等手机一一分解。
他边拆边讲解:
“看,这是主板,所有芯片都在这。MTK的方案高度集成,我们动不了,也不用动。”
“注意这个中框支架,它决定了手机的强度和内部堆叠。我们的设计要更合理。”
“看他们的电池仓和SIM卡槽位置,设计得很反人类,我们可以改。”
“这个外壳的合模线太明显了,喷漆也廉价,这是我们的机会。”
小张和小周拿着本子疯狂记录,他们第一次从“产品”而不仅是“零件”的角度去看一台手机。
而且,李言承诺的奖金,这才是诱惑的关键。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厂里的工作人员,继续去尝试着拆解跟组装这几款样机,必须要在新的项目之前,尽量的多熟悉一下流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