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要做手机! (第1/2页)
广东东莞,长安镇厦边社区振安西路127号。
星辰电子厂。
李言坐在二楼装修稍显简单的厂长办公室内,仔细思考着什么,手里拿着的圆珠笔还在笔记本上不停的写写画画。
前身身为国内手机大厂的高级产品经理,正在为一个新项目的发布熬夜加班,承受着巨大的KPI压力。
但是没办法,项目奖金跟分红是自己还房贷的关键。
于是,猝死了。
见怪不怪。
前世本身就毫无牵挂,前尘已了,那就重新开始吧!
要问重生是一种什么体验?
李言觉得很爽。
要问更爽的是什么?
那就是重生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富二代。
李家是典型的“前店后厂”式的小民营企业家,父亲李国栋抓住了90年代下海经商的热潮,积攒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家业。
只是在去年的时候,发生车祸去世。
如今这家规模不算小的星辰电子厂,已经由自己接手。
母亲张兰,家庭主妇,性格温和,在家照顾妹妹。
妹妹李梦,正在上幼儿园。
李言坐在电脑前,用了半天的时间消化了一下这个跟自己相貌一样,名字一样的22岁年轻人的一切。
当然,也包括了如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如今自己拥有什么?
一个电子厂。
还有...
那就是自己对2007年至2024年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脉络、重大技术节点,电容屏取代电阻屏、3G/4G/5G迭代、指纹识别、全面屏、折叠屏、成功与失败的经典机型案例了如指掌。
了解主流技术的发展路径,比如电池能量密度如何一步步提升,快充技术从5W到200W的演进,摄像头从单摄到多摄的解决方案。
而且脑子里有一张完整的中国乃至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地图。
他知道在深圳华强北、在东莞、在苏州,分别可以找到什么样的供应商,谁家的东西质量好,谁家的价格便宜。
知道哪些技术是噱头,哪些设计存在缺陷,例如某款芯片的发热问题,某种屏幕的良品率隐患,这些经验能让他重生后完美避坑。
再加上对过去二十年有效的手机营销方式,例如电视广告、明星代言、互联网炒作、线下渠道战、粉丝经济有深刻洞察。
那么当然也知道,2007年,也就是今年...
这是一个山寨机跟功能机从黄金时代走向落寞的一个时代!
例如著名品牌:美国有苹果,中国有菠萝!菠萝手机!
而苹果iPhone在2007年发布,2007年11月安卓系统开源,诺基亚塞班如日中天但已显疲态,HTC的WM手机是小众玩物。
这是一个时代变革的前夜!
如果说这是一些关乎于时代发展的大事件。
那么联发科(MTK)在2003年推出了第一款手机芯片Turnkey的解决方案,就是大事件中的小事件了。
想象一下,在千禧年之初,手握一部诺基亚是件倍儿有面子的事。
但它的价格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就在这时,一个叫联发科的公司改变了游戏规则。
它在2003年搞了个叫“交钥匙方案”的东西,简单说,就是把你造手机最难的核心部分打包好,谁想造手机,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从华强北买来屏幕、外壳、电池一套,组装起来就能卖。
这门槛一降,华强北的小作坊就彻底嗨了。
有多夸张?
“三人成组”就能干,一天就能捣鼓出好几款新机型,一年发布的型号能超过一千款!
价格也亲民得要命,200到500块,关键是特别“懂中国”。
双卡双待?搞!
声音不够大?喇叭给你整得更响!
甚至研究出了“四卡四待”这种“神技”。
2005年,深圳这些“山寨机”卖出去上亿部,占了全球手机市场的五分之一。
那时的华强北,当之无愧的“手机帝国”!
而如今联发科推出交钥匙方案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但是此时中国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手机普及率还不高,依旧存在着一个“从无到有”的庞大市场,山寨机跟功能机有巨大的生存空间。
李言此时正好赶上这个风口。
要知道,如今做手机的壁垒已经没有了,再加上从1998年到2004年期间,国内手机厂商只有获得信产部颁发的手机生产牌照,才能够从事手机制造。
2004年起,手机生产准入又改为核准制。
不过就在2007年10月,也就是今年上个月,国家取消了手机生产核准制,改为实施手机入网质量检测和消费者投诉监控双重机制。
厂商产品只需通过泰尔实验室检测获取入网证,同时监管部门根据投诉量动态调整企业生产资格就可以真正生产手机与售卖手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