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 第四十章:儿童衣的匠心

第四十章:儿童衣的匠心

  第四十章:儿童衣的匠心 (第1/2页)
  
  王猛喘着粗气,胸口一起一伏的,眼睛死死盯着对面 ——
  
  钱老西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跷着二郎腿,穿双露趾的塑料拖鞋,脚趾缝里还沾着泥,脚边扔了好几个烟蒂;
  
  手里夹着根烟,还故意往王猛这边瞥了一眼,嘴角撇着,一脸得意,那眼神像是在说 “有本事你过来”。
  
  王猛的牙齿咬得咯咯响,手里的拖把杆都快被他攥断了:
  
  “那也不能让他这么欺负人!咱们的衣服明明是好东西,用的是最好的新疆长绒棉,缝得又仔细,他这么造谣,别人都不敢来买了,咱们的生意还怎么做?”
  
  林凡松开手,转身走到柜台后,拉开那个有点旧的木头抽屉 ——
  
  抽屉拉开时还 “吱呀” 响了一声,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几块布料样本,有浅粉、浅蓝、米白三种颜色,都是用塑料袋封好的。
  
  他拿出一块浅粉色的样本,递到王猛手里:
  
  “欺负人?咱们用品质打回去,比吵嘴管用。你摸这布料,是我新让新疆阿克苏的厂家寄来的样本,纤维长度达到 38 毫米,比国家童装面料的标准还高出 22.6%——
  
  国家规定童装用棉的纤维长度不能低于 31 毫米。去年行业协会做过测试,这种新疆长绒棉面料,经过 50 次水洗后,依然能保持 85% 的柔软度,普通棉花洗 30 次就硬得像纸板了。”
  
  林凡说着,又从衣架上展开一件刚做好的米白色童装,指着领口说:
  
  “你看这领口,我特意加了双层棉,孩子穿的时候不勒脖子;袖口用的是松紧带,洗了不会松垮。
  
  钱老西的衣服就算卖得再便宜,用的是等外棉,里面还掺了化纤,洗三次就硬化,还起球,顾客穿两次就知道不好了,迟早会明白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
  
  王猛捏着布料样本,感受着手里的柔软,又看了看那件童装的细节,胸口的火气慢慢降了下去,点了点头:
  
  “哥,我听你的,咱们不跟他一般见识,就用品质说话!下次他再造谣,咱们就把质检报告和面料样本摆出去,让大家自己看!”
  
  2018 年的中国县城童装市场,正深陷 “低价内卷” 的泥沼。
  
  据中国服装协会当年数据显示,县城童装市场规模约 1200 亿元,其中 65% 的份额被义乌、广州等地的低价尾货占据 ——
  
  这些尾货多是库存积压款或简易加工品,成本极低但质量堪忧,甲醛超标、面料起球是常态。
  
  彼时县城商业街的童装均价,短袖普遍 35 元、外套 60 元,可钱老西却凭着义乌尾货的成本优势,把三家门店的橱窗贴满 “短袖 19 元、外套 39 元” 的红底黄字标语。
  
  他的货源每件成本比正经厂家低 40%,单件短袖成本仅 8 元,靠着 “赔本赚吆喝” 的低价策略,硬生生抢下整条街 60% 的客流。
  
  跟着降价的小商户们很快陷入绝境:
  
  街西头 “童乐屋” 老板咬牙把外套降到 35 元,可成本就要 32 元,月利润从 8000 元暴跌到不足 2000 元,连房租都快覆盖不了;
  
  “宝贝衣橱” 更惨,降价后每件衣服利润仅剩 3 元,还得承担库存损耗 ——
  
  有次进的 50 件牛仔裤,因面料是回收棉,顾客穿一周就开线,退回来 12 件,最后老板索性挂出 “转让” 招牌,转行去开了水果店。
  
  林凡的 “笑笑童装店” 刚开半年,就被这场价格战挤压得门可罗雀。九月的一个傍晚,县城已经有了凉意;
  
  他守着空荡荡的店铺直到七点,只卖出 3 件特价短袖,日销量不足 20 件的日子已持续半个月。
  
  对面钱老西的门店里,家长们挤在货架前挑衣服,孩子们拿着 19 元的短袖打闹,对比之下,他的店里连试衣间的灯都没开过。
  
  林凡攥着泛黄的账本叹了口气:账本上记着每月 4500 元的房租,进货时欠批发商的 2 万元还没还,货架上的衣服因没人翻动,边角都起了皱。
  
  他盯着那些皱巴巴的衣服,突然打定主意:不跟低价拼消耗,要靠 “品质 + 服务” 凿出一条差异化的路。
  
  林凡靠在县城童装店的玻璃柜台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货架上一件印着小熊的卫衣 —— 面料摸起来像砂纸,领口的螺纹一扯就松垮,是上周从尾货市场收来的便宜货。
  
  窗外,卖菜的张婶正领着孙女进店,孩子的袖口磨得发亮,小手一直揉着胳膊:“奶奶,痒。”
  
  张婶拿起那件小熊卫衣,又放下,指尖在标签上蹭了蹭:
  
  “凡啊,这衣服是便宜,可上次买的那件,洗了一次就缩得穿不上了,孩子哭着说同学笑她衣服变小了。”
  
  她声音压得低,却藏不住无奈,“我们不是舍不得给娃花钱,是怕买着‘看着省钱,穿了闹心’的 —— 要么磨皮肤,要么线头勾住头发,要么穿两次就变形,最后还是得扔,反倒亏了。”
  
  林凡看着孩子委屈的模样,又摸了摸那件尾货卫衣的粗糙面料,忽然想起前几天李姐来退货的场景:
  
  她攥着一件起球的外套,眼圈红红的,说孩子穿着去幼儿园,被小朋友说 “衣服旧旧的”,回来就不肯再穿了。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县城家长要的不是 “便宜”,是 “值当”—— 是孩子穿得舒服、体面,是衣服能经得起洗晒,能让孩子穿得久一点。
  
  他把那件尾货卫衣从货架上拿下来,塞进角落的箱子里。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货架上几件他特意找工厂定制的纯棉 T 恤上,面料柔软得能裹住指尖,领口的螺纹紧实有弹性。
  
  林凡忽然下定决心:要打破低价魔咒,就得先跳出 “尾货圈”—— 得找靠谱的工厂,做真正让家长放心、让孩子舒服的衣服,哪怕利润薄一点,也比看着孩子委屈、家长无奈强。
  
  他花了两周时间,把苏州、无锡的童装代工厂跑了个遍。
  
  六月的江南总裹着黏腻的暑气,他的球鞋鞋底磨出了浅沟,帆布包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工厂地址、面料成分、检测报告编号,页脚还沾着工厂车间飘来的棉絮。
  
  最后站在苏州工业园区顺和服饰的大门前时,他攥着被汗水浸软的笔记本,终于松了口气;
  
  这家厂的院墙爬着翠绿的藤蔓,车间的玻璃窗擦得透亮,能看见里面工人戴着白色手套,正把叠得方方正正的童装装进印着外文的纸箱。
  
  后来他才知道,顺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出口代工厂,常年给日本母婴品牌 “千趣会”、韩国 “阿卡邦” 代工。
  
  车间角落的展示架上,欧盟 Oeko-Tex Standard 100 认证证书塑封得发亮,旁边摆着检测报告复印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