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做错了事,就以死谢罪吧 (第1/2页)
马车在东宫大门前停下。
沈长安随沈长歌一同进宫,徐嬷嬷跟在身后。
寝宫外殿,候着十几位太医,皇后娘娘也在此。
“民女参见皇后娘娘。”沈长歌行礼。
“快快起来,圣上已封你为嘉敏县主,为何还自称民女,该改口了。”
张皇后端庄,眼下泛着些青:“麻烦你了。”
“能为皇后娘娘和圣上分忧,是臣女的福气。臣女这便去为太子殿下诊治。”
张皇后点了点头。
沈长歌带着沈长安和徐嬷嬷推开太子寝宫的门。
太子患上的是疫病,症候在肺,有一定的传染性。
也正是因此,皇后娘娘和太医才在外候着。
太子楚昭行躺在软榻上,双目紧闭。
晌午的阳光透过窗棱透进来,斜射软榻上,更显其脸色苍白。
沈长歌让沈长安去为太子看诊。
她和徐嬷嬷则是躲得远远的。
虽做了措施,二人也怕染上。
沈长安在太子身侧蹲下,手搭上脉搏。
对方脉动微弱,若再耽误几日,便是她师父来了,也无药可医。
想及此,沈长安转而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需要以心头血为引。
“心头血?”沈长歌狐疑的目光落在沈长安身上。
她记得沈长安说过要用药引子,她想过许是掌心肉,却未曾想到会是心头血。
沈长安继续在纸上写到:
太子殿下病体拖得太久,体内生机微弱,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激活生机。
心头血珍贵,效用最佳,古医书上亦有记载。
沈长歌眉头稍紧:“当真?”
沈长安迎上沈长歌视线,点了点头。
沈长歌眸光一转:“谁的血都可以?”
她目光仍盯着沈长安,深处的狐疑之色并未消散。
沈长安提笔:需要得过时疫并被治好的。
在场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沈长歌和徐嬷嬷。
沈长歌不会以身犯险。
那便只有……
沈长安余光落在徐嬷嬷身上。
“嬷嬷。”
此时,沈长歌的视线随之落在徐嬷嬷身上:“想来嬷嬷定然愿意为沈府做贡献,愿意为太子殿下献心头血。”
沈长歌不顾徐嬷嬷抽搐的嘴角,继续说道:“嬷嬷放心,沈府必定记住嬷嬷今日的恩情。”
沈长安心中冷嗤:若沈家是知恩图报之人,她也不会沦落成今天这般模样。
“奴婢愿意。”
徐嬷嬷声音勉强,才说完,沈长歌拿着碗走过来:“需要多少?”
沈长安摊开手掌,示意要用五碗。
碗不是很深,但碗口比她手掌撑开还要大一圈。
五碗……
且不说刀尖划开胸口都撑多久,就是五碗血放出来,徐嬷嬷也活不成了。
徐嬷嬷打了个寒战。
沈长安从药箱里拿出小刀,做好清洁,递给沈长歌。
沈长歌许是不放心,还寻来绳子绑住了徐嬷嬷的手脚,堵住了她的嘴巴。
锋利的刀尖抵住胸口,深深地划开皮肉。
鲜血自伤口汩汩外流。
沈长歌用碗接着徐嬷嬷的血液。
沈长安眼角微抬,眸光寒凉。
对面的徐嬷嬷面色惨白,冷汗涔涔,身子止不住地发抖。
随着碗中血液愈来愈多,弥漫在周遭空气的腥臭味儿也渐渐浓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