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怎么瞧不见胧郎呢? (第1/2页)
此刻,那辆马车正缓缓驶入江南地界。
车窗帘子被一只素手掀开一角,露出宋安澜那张带着几分不耐与兴奋的脸。
“这江南就是不一样,连风都是软的。”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混着水汽、花香与不知名食物的甜香,与京城那干燥凛冽的空气截然不同。
李稚京顺着她的目光望出去,眼中映出的是一幅流动的江南繁景图。
与京城的庄严肃穆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鲜活而灵动。
宽阔的运河上,乌篷船来往如织,船娘立在船头,摇着橹,口中哼着婉转的吴侬软语小调。河道两岸是密密匝匝的民居,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探出几枝鲜嫩的绿植或是盛放的繁花。
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穿着打扮也比京城人士来得更为大胆鲜亮,女子们多着色彩明快的衫裙,头上簪着珠花翠绕,男子们则手持折扇,步履悠闲。
空气里飘荡着各种小吃的香气,桂花糕的甜糯,熏鱼的咸鲜,还有新出炉的蟹壳黄那勾人的油香,混杂在一起,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人的魂都勾了去。
“总算是到了。”
宋安澜放下帘子,整个人都有些坐不住了,“稚京,我们别耽搁,直接去桃溪班旁边寻个客栈住下,我得……我得先去瞧瞧。”
她口中的“瞧瞧”,带着一股子急不可耐的雀跃,仿佛那“胧郎”是什么绝世珍宝,晚一刻看到都是莫大的损失。
李稚京柔声劝道:“姐姐,我们赶了这许久的路,车马劳顿,不若先寻个清静的客栈好生歇息一晚,明日再去也不迟。那桃溪班就在那里,又跑不了。”
“不行!”宋安澜想也不想便拒绝了,她抓着李稚京的手,语气里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好妹妹,你就依我一次。我这心里跟长了草似的,今夜若是不见着他,我怕是觉都睡不安稳。我们就把客栈定在桃溪班旁边,离得近,我去看一眼就回来,绝不耽误你歇息。”
李稚京看着她那副模样,心中冷笑,面上却只能露出为难又无奈的神情,轻轻点了点头。
马车很快在戏楼林立的一条街上停下,她们选了最大的一间名为“枕水居”的客栈,正对着桃溪班的后门。
安顿好行李,宋安澜便一刻也等不得,拉着李稚京就往对面的戏楼里钻。
此时虽不是晚场,但桃溪班里依旧坐了七八成的客人。
楼下大堂里,瓜子壳与茶水点心的香气混杂在一起,伴随着看客们压低了声音的交谈,嗡嗡作响,热闹非凡。
两人在二楼寻了个视野绝佳的雅间坐下,伙计很快送上新沏的碧螺春和几碟精致的茶点。
宋安澜哪里有心思喝茶,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楼下的戏台。
台上正在演的是一出《牡丹亭》,正演到“游园惊梦”一折。那扮演柳梦梅的书生,一袭青衫,面如冠玉,眉眼间带着几分江南文人特有的温润与忧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