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惊为天人 (第1/2页)
‘这不是少包的隐逸村么?’
‘啊不对不对!这也可以是金田一的异人馆村杀人事件!’
‘啊对的对的!这还能是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那个才最正宗!’
别怪展昭看玄阴子的眼神不对劲,他听完这个案件后,就觉得满满的既视感。
这个案件的手法过于惊人,结合最初版本占星术的设定,可以称之为宏大而华丽,着实是分尸案的巅峰,至今无人超越。
关键是无论是最初的占星术杀人魔法,还是金田一的异人馆村杀人事件,亦或者少年包青天里面的隐逸村,都有着相当程度的传播度。
所以即便是不怎么关注推理的,也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
六个人留下了五具尸体,通过巧妙的拼接组合,让其中一人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生天。
最初看时,惊为天人。
现在玄阴子听了展昭的推理,也觉得惊为天人。
因为展昭讲得太言简意赅了:
“凶手应该就是一楼的‘死者’。”
“关键有两点。”
“其一是大火。”
“大火从下往上烧,当发现者来到最下方的一层时,火势已经吞没了尸体,无法接近,无法验尸,也就无法发现,分开的尸体根本不属于一个人。”
“其二就是每具尸体被取走的那一部分了。”
展昭将泥人一字排开,切割下它们的一部分。
六层的头颅;
五层的小腿及双足;
四层的肩部和双臂;
三层的大腿;
二层的腹部;
最后将这些小块排在一起。
就形成了一层那具烧得模糊不清的尸体。
当时猜测是缺少了胸部,因为确实不会有胸部。
这具尸体,就是前面五个人遗失的尸体拼接而成的。
然后在一把大火下烧得个干干净净。
真正意义上的毁尸灭迹。
“是他?竟然是他?”
玄阴子喃喃自语,神情复杂至极,又下意识地道:“那密室和武功是怎么办到的呢?”
“密室有许多解法。”
展昭道:“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楼内藏有暗道,在大火升腾的环境中,发现者不可能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这就给了凶手鱼目混珠的机会。”
“如果不是密道的话,其实也可以布置。”
“最关键的就是六层密室。”
“因为那是发现之人第一个进入的杀人现场,他肯定仔细检查了门窗,是否被木板反钉住,没有丝毫缝隙。”
“而其下的五层,且不说火势已经上来,注意力恐怕都放在房间里的尸身上面了,不会再浪费时间查看钉住窗户的木板是否牢固。”
玄阴子听明白了:“所以看上去这六个杀人现场都是密室,但实际上真正的密室,只有第六层?”
展昭颔首:“这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通过类似的布局,让发现之人产生误解,从而造成无解的难题。”
“而且事后这栋高楼被焚毁,也毁掉了现场,不至于被查案者发现。”
“同样的道理。”
“武功的痕迹,应该只能确定第六层的死者,是死于自身绝学之下吧?”
玄阴子缓缓点头:“不错。”
展昭道:“后面几层察验尸体,根本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甚至有些尸体都接近不了,自然就更不可能判断具体的手法。”
“我猜测,凶手之所以布置密室和武功反杀的痕迹,也是耽搁发现者的时间,让他没有时间细细查看整个现场,避免暴露出其余的破绽。”
“案发后,是不是有人遭到了怀疑?”
玄阴子道:“不错!”
“案发之初,嫌疑最重的本是一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宿……”
“只是此人当时正在千里之外,且有多人证明,不可能分身杀人。”
“纵是如此,其门下弟子亦遭怀疑,但这些弟子功力浅薄,办不到这一起大案,最后才不了了之。”
展昭目光微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么?”
这个世界也有姑苏慕容?
在江南时没听过啊。
且不说那些,玄阴子定定地出神片刻,突然起身,开始翻箱倒柜。
他的这间屋子里面,没有丹炉和器物,有的是一摞摞书架。
上面乱七八糟地堆放着不少书籍。
而此刻这位老道士掠到书架前,取了一个大大的行囊,出手如风,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年珍藏的案卷翻出来,最后珍而重之地递到了面前:“给!一切拜托了!”
看到推到面前的行囊。
再迎着对方如同对待天人级破案高手的神情。
展昭有些汗颜。
这次是取巧了。
没办法。
案子实在太耳熟能详。
也是这位一楼的“死者”很有水平,居然采取了与占星术杀人魔法类似的手段,自是被一眼识破。
但展昭也不认为自己就真的破了案。
核心诡计应该是这样的分尸手段没错。
可真相不见得准确,更不见得完整。
毕竟是旁人口述,省却了大量细节。
从玄阴子的口吻来看,他并不是那位凶案现场的发现之人,反倒是与一层的疑似真凶大有关联。
所以他转述的过程,是在自己的提炼与总结下,很多关键的线索被他认为无关紧要忽略了。
这就是旧案。
在层层转述之下,原本的面目必然会被一定程度的扭曲,破案者要先尽可能地还原案情的本来面目,再去揭晓真相,自然难上加难。
有鉴于此,展昭也直接道:“旧案不比其他,即便有了这些线索,晚辈也并无把握,此非谦词,事实如此。”
“老道已经失望了足够多次,不在乎再多失望一回。”
玄阴子不以为意,甚至从怀中掏出一物,一并递了过来:“阁下本与旧案无关,此物收下,聊以护身吧。”
展昭视线落上去,发现书卷上写着五个字:“武道轮回法?”
玄阴子解释:“这是老道这些年自创的一门武学,虽源于《武道德经》,但依师门规矩,是可以外传的。”
武道德经是老君观镇派秘典,肯定是不能传于外人的。
不过大多数门派并不禁止门人自悟的武学外传,哪怕这些武学也与门内的宝典息息相关。
这其实就是开枝散叶,门人通过自悟武学,传于家人与亲属,自成一脉,香火情也不会少了。
许多门派追根溯源,都是这么来的。
玄阴子作为当年老君观最出众的“真武七子”之首,一身所学虽非惊天动地,但身为宗师多年来的感悟浸淫亦是非同小可,这部秘籍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不可。”
展昭却觉得无功不受禄。
他从郭槐那里得到《无敌神鉴》和《莲花宝鉴》秘籍,也是查明钟馗图的真相之后。
哪有这种还未开始查案,就直接拿秘籍的。
无形中也是一种负担。
自己要是没有查出来呢?
岂非受之有愧?
“不要推拒!”
玄阴子却道:“你是大相国寺门下,我五派当年同气连枝,共抗万绝宫,交情绝非外人可比,你不为自己,也当是为师门收下。”
顿了顿,他恳切地道:“来日若是见到合适的老君观弟子,再传下去,老道反倒是承了你的情。”
玄阴子已经被逐出老君观,可从这番话语,依旧能看出他对于师门的深厚感情。
“好。”
而展昭也不是迂腐之辈。
既然对方这么说了,点了点头,收下秘籍。
玄阴子见其收下卷宗与秘籍,神情莫测,喃喃低语:“有关老道的案子,牵连的从来不是老道一人,如今又托付小辈,也不知是福是祸,将来是否会后悔今日所为?”
“无论是福是祸,都是避无可避,直面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