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师兄? (第1/2页)
  
  “令仪来了!”
  
  书房内,庞吉闻得环佩轻响,当即止了话头。
  
  抬眼见女儿款款入内,虽朝夕相对,嘴角仍不由漾开一片慈色。
  
  孩子多了,当父母的再想一碗水端平,也难免偏心。
  
  若是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那最宠爱的无疑是儿子,传宗接代的独苗苗。
  
  反过来,庞太师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可就是掌上明珠了。
  
  取闺名为令仪。
  
  出自《诗经》,“岂弟君子,莫不令仪”,指盛美的典礼。
  
  此后又有“整肃威仪”“仪容美好”之意,所谓“令仪淑德,玉秀兰芳”。
  
  以致于这个词在某个时代,直接用在后宫的位阶上。
  
  而庞令仪年方十四,已见风华。
  
  她乌发如云,肤若新雪,眉不画而翠,唇未点而朱,生得一副天家贵女的骨相,通身气度与昭宁公主一比,也不遑多让。
  
  走入书房的衣袂拂动时,暗香浮动,裙上的纹路在烛火下流转,衬得又如一柄玉剑,明媚中带着些凌厉。
  
  此时庞令仪的手里提着一个食盒。
  
  打开食盒,首先是一碗枸杞羊汤,汤色清透如琥珀,浮着几点金红枸杞;
  
  再有一碟松瓤鹅油卷,酥皮微裂,透出里头蜜渍的松子香;
  
  并两盏姜汁桂圆饮,白汽氤氲着漫过嫩白的指尖。
  
  “爹爹,这是女儿亲手煲的。”
  
  “诶!”
  
  庞吉接过,先用羊汤暖了暖手,还未喝呢,脸上就乐开了花。
  
  “二哥!给!”
  
  庞旭刚把头凑了过来,最喜欢的鹅油卷就出现在面前,顿时美滋滋地接过:“小妹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庞令仪含笑看着父兄,突然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隐约感受到一股奇特的气息。
  
  她眼角余光扫了扫,却没有发现任何窥探。
  
  事实上,展昭还真的重新回到了书房外,重新观察屋内的三人。
  
  以武功论。
  
  庞吉有些武学底子,显然年轻时是习武的,现在荒废了,只不过由于底子在,又有养尊处优的吃食供应,身体不错。
  
  古代四十岁以上就是老者,庞吉也是这样自称的,但他的精气神显然更偏向于后世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精神奕奕,少有皱纹。
  
  而庞旭就是标准的习武之人了,气血阳刚,步伐沉稳,显然有名师教导,药浴充足,哪怕习练得不太刻苦,也能保持一定的武力。
  
  至于大致的层次,只能说二流左右。
  
  江湖上对于武者实力的划分,大多是泛泛而估。
  
  就比如四大名捕,是公认的一流高手,但他们之间各有差距,与同为一流高手的地方名宿也有强弱,怎么细分?
  
  没法细分。
  
  打过才知道。
  
  唯有入武道宗师,才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对于世间而言,已是屹立于武道巅峰,光芒万丈,即便强盛之时,各国武道宗师加起来,恐怕也就百人之多。
  
  别说在辽国、西夏那种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可以得到朝堂的拉拢与供奉,就算是大宋这种中原王朝,也没有人敢忽视这么一尊存在。
  
  当然中原庙堂擅于制衡,用武者对付武者,个人再有武力,朝廷也有手段招揽,乃至直接扶持江湖大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