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心服口服,超级天才的特质! (第2/2页)
他们顿时瞪大了眼睛,就看到张明浩连续写了一组函数,还用大括号括起来。
他写完以后直接转过身,满脸笑容,把函数组朝着周围展示一下,对徐斌的方向说道,“这位教授,请看!”
“这就是第三个独立解集区间了!”
“你们可以验算一下。”
他说完就走下了台。
一大群人顿时都看向了那个函数组。
所有人都知道张明浩说的是什么,但现场怎么进行验算?
徐斌、曹建坤等人完全没有准备,他们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因为验算需要计算机辅助。
如果是手动验算,可能速度还没有对方求解来的快。
方永生从后面走了过来,他满脸写着不可置信,一切都已经超出了意料。
他对徐斌等人说道,“算!现在就算!”
“一起算!”
说完小声嘀咕一句,“我就不信了……”
他已经顾不上什么风度了。
现在不是生气不生气,而是张明浩找出第三个独立解集区间,打破了他对于方程求解难度的认知。
他不敢相信,也根本无法相信。
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听说有人能快速计算出五位数乘法,下意识就觉得是假的。
是不是用了计算器?
是不是早已经知道了结果?所以才能口算出来?
奇异色点方程是他们的研究,对方当然不能提前求解,怎么可能做到呢?
徐斌、曹建坤等人,顿时反应过来,一个个开始分工计算。
报告厅里的其他人都耐心等着,有人饿了都不去餐厅吃饭,都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结果。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就注意到曹建坤、徐斌一脸颓丧,其他参与计算的人也是一样。
他们甚至都不想算下去了。
张明浩找出的第三个独立解集区间,不仅仅验算结果正确,甚至连边缘计算都非常准确。
“这怎么可能!”
“他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这个方程有这么容易?”
几个人都是一脸惊讶和迷茫。
方永生也是一样,他一直盯着张明浩写的白板,从头到尾仔细审视了一遍。
他看不懂。
这样是怎么找出的独立解集区间?
他发现碰到了无法理解、超出学识之外的事情。
那就像是对方的‘视觉光感模型’项目。
在他的学识判断里,隐形球的特性已经达到了光学颗粒性材料组合的极限,可对方还继续研究出‘完全看不到’的隐形球。
怎么做到的?
这完全超出了认知,根本就无法理解!
其他人都知道了结果。
好多人都惊讶的看向了后排坐着的张明浩。
这是怎么求出来的?这是什么样的数学水平?
每个人都很震撼!
做一个方程组的计算没什么,但做一个复杂方程组的求解,连求解过程都看不懂,还能得到准确结果,说明什么?
“天才!”
“数学天才!那种真正的天才,菲尔兹级别,最顶级!”
崔济都深吸一口气,“就像是我刚才说的,他做超材料研究……可惜了啊!”
“他应该去研究数学!”
这样的数学水平,只能想到那些人类中公认的超级天才。
比如,钱学森、杨振宁。
又或者是爱因斯坦、欧拉、高斯……
等等。
这些超级天才身上才会出现这种特质。
很多人深入想想都深吸一口气,看一下张明浩的眼神,就变得更加惊诧了。
方永生也是这么想的,他脑子里盘旋着一个念头,“对方是钱学森一类的人物?”
“超级天才,只能这么解释……”
他觉得自己很可笑,竟然因为对方年轻就不在意,还以自己的认知否定了对方的项目。
但是,两人的认知等级相同吗?
两个世界啊!
方永生觉得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他转身看向了徐斌、曹建坤等人,叹气道,“说到做到。”
“你们怎么打赌的就怎么做吧,也不用再说什么了。”
“我们可不会输不起!”
曹建坤、徐斌都是一脸颓丧,他们左看右看,感受着报告厅里所有人注视的目光,不由得的满心羞臊。
两人对视一眼,仿佛是寻求支持般看向方永生,又再看向后排方向。
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他们走到了张明浩的面前,抬头注意到对方平静的眼神,但更羞臊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
其中有好奇、有玩味,甚至还有幸灾乐祸,等等,不一而足。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鼓起勇气抬头看向张明浩。
徐斌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道,“打赌说好的,你找了第二个独立解集区间,验证没问题。”
“所以,我们来……”
“对……”
道歉的话才要说出来,张明浩笑着一摆手说道,“这位教授,打赌只是个玩笑。”
“我坐在这里只是等个结果,验算对了就好了。”
“还是那句话,希望多了两个解集能对你们的研究有帮助。”
他说完大声招呼其他人,“赶紧去餐厅吧,不然可就什么都吃不到了!”
……
张明浩、薛坤等人没去餐厅,他们一起转到酒店外找了一家餐馆安静的吃饭。
薛坤笑道,“你最后做的不错,不让他们道歉就对了。”
“是啊。”
朱炳坤道,“大家都在圈子里混,做人留一线。”
“其他人也都看着,表现大方一点形象也好。”
“不过你的数学还真行,那么复杂的方程组……”
“也没什么,中午特别研究了一下。”
张明浩谦虚说道。
陈帅嘟囔一句,“你说这句话,传到外面就要挨揍了。”
张明浩继续道,“其实我最后就想着,也没有必要让他们道歉,做人就要大度一点,不能总是斤斤计较。”
朱炳坤三人对视一眼,沉默了。
大度?你?
如果大度的话,应该早点走吧?为什么偏偏等对方过来说了话才走?
张明浩继续说着,“而且我觉得方永生院士的研究很出彩,尤其是奇异色点方程的塑造,非常有创新性。”
“这可能是我来参会最大的收获。”
“他们的研究是要在一个奇点上塑造一个场,我觉得可以扩大,比如,扩大成微米级的点位,甚至是毫米级。”
“是不是也可以?以现有的技术是能制造出来的。”
“如果真可以,我们就能造出电光转化效率极高的固体激光发生超材料。”
“呃——”
朱炳坤听着扯扯嘴角,“这个就要你来研究了,我们肯定是不行。”
“他们的奇异色点方程,就是针对点位的研究,如果能扩大也早就想到了。”
“其他人也能想到……”
当有很多人想到,却没有人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也就能知道其难度有多高了。
大概率是,参与研究的人都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
朱炳坤也说起了他们的想法,“我们也有收获。”
“下午的时候,我们和崔济讨论一下,觉得热电材料方向还是很前景。”
“像是硒化银薄膜、锡硒基材料,热电优值都很高,朝着这个方向做研究,我们有环境,也有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