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入学 (第2/2页)
艾米莉问道;“你想在秋季入学吗?”
“不,我有两周的休假,所以想现在就办理入学手续,这样在伦敦就有住的地方了。”冯建平心情愉快的回答。
“那太简单了,只要准备好钱就行了。”
“Ok,我没问题。”
伦敦大学位于繁华闹市区,作为世界顶尖的大学之一,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优越的住宿条件,多数的公寓距离学校仅有咫尺之遥。
这里有条件相当棒的学生公寓,有一人套房和多人套房选择,可以提供膳食,还有公共的厨房和卫生间,
又有学生住宅可以选择,条件要稍差一些,不能够提供膳食,以双人套房和多人间为主,且有公共的厨房和卫生间。
条件最好的是校级公寓,往往位于伦敦大学附近的高楼大厦中,有单独的一居室和两居室,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并且提供早中晚的膳食。
缺点就是价格较高,一般学生承受不起。
对伦敦大学的新生而言
可以凭借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的公寓,学生住宅的条件最差,可伦敦大学的补贴力度也最大,胜在价格便宜。
想到不能委屈自己,校级公寓在不住的时候还可以退房,选择非常方便。
冯建平还是选择了一居室的校际公寓,就在紧邻着伦敦大学的12层麦克米伦大厦里,他是第9层0922房间,看了环境后很满意。
从这里
可以俯瞰静静流淌的泰晤士河,附近高耸的尖顶式英伦建筑尽收眼底,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套房内一厅,一卧室,一卫生间,在走道边还有一个小厨房,仅能加热些泡面,煮鸡蛋和烤面包啥的,复杂的菜就弄不了了。
好在布局完善,床,壁柜,沙发,台灯和书桌一应俱全,显得小巧而温馨有致。
一个人住,足够了。
这样的一间校际公寓,每周租金116英镑,加上水电费用,算下来每月下来要500英镑,约合880美元。
不是伦敦大学学生的身份还租不到,可见伦敦房租的昂贵。
冯建平办好了这些琐事,又花费65英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就搞定了在伦敦的住宿和生活问题。
同样的,钱包也瘪了下去。
好在这几天的生活费用还是有的,中午从三个女贼那儿还弄到了270多英镑现金,让他稍显窘迫的经济情况缓和了不少。
错过这几天,5号就发薪了。
冯建平到超市里采购了很多日用生活物资,毛巾,牙刷,茶杯,碗筷之类,还有大份的日本进口即食面,一些面粉,油,大桶的纯牛奶和容易保存的肉肠之类,又花掉了上百英镑。
当他拎着满满几大袋子物品返回时,在麦克米伦大厦楼底灯光照射下,竟然看到红发女和绿毛女以及几个白人青年站在那儿,心中顿时升起了警惕之心。
此时天色已黑
冯建平闪身躲在楼房的阴影中,放下手中的几个大袋子,准备看看情况再说。
他心中也有些迷糊,按说中午的时候撞破了红发女的掏兜,也没产生什么大的冲突,不至于追到这里来呀?
从这里看去
五六个年轻人站在大厦门口旁若无人的说笑,很有些街头小混混的既视感,很屌又很菜的样子。
等了几分钟
从大厦里走出两个身材高挑的金发女人,看着像是大学生的模样,打扮的倒是中规中矩,没有十分的出格。
其中一个金发女人,竟然是艾米莉-维奥莱特,她们和几个青年男女打了招呼后,就一起向着街道走去。
这倒是把冯建平整不会了,难道红发女和绿毛女也是伦敦大学的学生?
看着他们的身影走远,冯建平也就不再纠结,反正问一下艾米莉-维奥莱特就知道了,不是什么麻烦事儿。
他俯身拎着几个沉重的购物袋,大步的走进大厦门厅里,从这里搭乘电梯上了9楼,在楼道里还碰到几个青年男女探寻的目光。
冯建平这时候也无意攀交,他拿出钥匙打开0922号公寓的房门,反手就关上了门。
把这些买来的东西都放在客厅的茶几上,他开始忙碌的归置起来,将买来的米、面包、油、牛奶和日式即食面,顺序的放进柜子里。
还有两板鸡蛋以及盐,糖和胡椒等物,茶杯和碗筷等等,几乎将过道里的小厨房塞的满满当当。
看到了这些物品归位,冯建平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心中倍感踏实。
兴许是华夏人的执念,总觉着橱柜里应该放的满满当当,随时想吃,随时可以做,才有一个温暖家的样子。
归置好了这些物品,冯建平这才拎着装满洗漱用品的袋子走进卫生间,把新买来的拖鞋,毛巾,牙膏,牙刷,洗衣液,洗头膏和剃须刀等物一一归置。
忙好了以后,满意的打量一番,感觉需要的东西基本齐备了。
他这才开始放热水,脱衣服,不一会浴室就冒出了蒸腾的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