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014 (第2/2页)
温父赶紧摆手:“哪儿啊,还读。这不是暑假么,小梵手艺比我强,体谅我呢。也亏得小梵了,现在的好生意都是她带来的。”
杨韬比了个大拇指:“咱妹的手艺是这个,今天这水煮肉片,我上哪儿吃都没这个味!”
曲晓宇更是连连点头,他还不如杨韬呢,高中住校三年,吃的不说比肩猪食也差不多了。
温父比被人夸了自己还高兴。
“温叔,夏姨,您瞧好吧,看在咱妹这手艺上,我俩指定好好干!”
杨韬干劲十足,很快就跟曲晓宇注册好账号,把自己的骑手号绑定在店铺名下。
这一绑定,杨韬才发现店里的评价和单子少的可怜。
“这不应该啊,咱妹的厨艺不说全市第一,咱整条街第一是没疑问的,咋就这么点单?”
温梵在旁边的桌子上看书,觉得杨韬一口一个咱妹,听着竟然不让人觉得冒昧。
“我们家店不上活动,所以平台给降权了。”温梵翻过一页书,温母跟平台的争执她听见了一半,然后就去搜了搜,这才了解降权是个什么事。
基本等于自家的外卖店铺不会再有自然流量,除非顾客主动搜索。
杨韬:“这黑心玩意儿,别怕老妹儿,哥给你宣传宣传!”
宋慧是东北人远嫁,杨韬虽然平时普通话,但偶尔急了也会冒出自己的东北口音。
作为全年高强度互联网冲浪选手,杨韬玩网络自然是比温母要强出很多。
他也没跟平台纠缠,而是直奔本地的论坛和贴吧开贴,又调出温家店铺在点评网站的页面。
刷刷几个贴子发出去,标题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
有装作店家的——《平台抽点太高,店铺只有味道没有流量是不是活不下去》。
然后杨韬切了三个小号回复,一个表示同情,说自家的店铺也是这样,不做活动就是半死不活,可做了活动就是给平台挣钱。唉怎么办只能熬,餐饮人加油啊。
一个现场开杠,说什么店口气这么大,味道好?有多好?好过金玉堂?生意起不来就反思反思自己,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长时间了,有没有认真工作,努力了吗?
第三个回复拱火架秧——
【到底哪家店?说出来让我们去探探看!是真好吃还是活该倒闭,到时候我自有论断!】
……
事实证明很多人就喜欢凑热闹,很快楼就盖了起来,一堆人追问是哪家店,要点外卖看看店主手艺。
温母和温父目瞪口呆,温梵则是叼着吸管,对这个刚才看起来憨大傻粗的杨韬改观。
——他如果进宫,少说也能穿上锦鸡补子。
杨韬手指上下翻飞,一边装作店家,一边装作顾客。
《你们放暑假有没有想过学校的饭啊?我肯定是被虐习惯了,居然还想吃学校的饭》
《自学中医,我给儿子开了几个药方子,偏偏两岁儿子就要吃外卖》
《北方人是不是特别爱吃主食,我点个盖浇饭,结果送来的是盖浇面,虽然也还好吃,但我总觉得面条不如米饭》
……
杨韬眉飞色舞传递自己的理念:“网上想要流量,就那几样东西。”
地图炮,中医西医,男女,婆媳,有没有努力……
温梵暗暗记下。
再看一眼杨韬。
嗯,锦鸡补子有点低了,孔雀补子差不多。
****
也不知道是中午杨韬的帖子起了效果,还是中午图书馆的几个单子得到了正向反馈,反正当晚,店里的外卖平台单量破了新高。
一晚上十来单,杨韬和曲晓宇跑了快一个小时才送完。
温母合上记账小本子,激动道:“破千了!”
温父和温梵互相看了一眼,一家三口都格外高兴。
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店铺来说,能有这样的收入,已经是很难得了。
“我明天再去买点饭盒。”
小饭桌的人越来越多,晚上温母的手机又接连响了几声,群成员已经到了十七个。
不过……温母点开群成员页面,只见里面一个赛一个抽象的名字和头像。
“真是奇怪了。”
子涵妈妈介绍来的那几个都是进群直接标注孩子名字,可后来这些,进来之后都改的什么。
【土豆家属】
【冬瓜的连襟西瓜】
【番茄的妻子鸡蛋】
【榴莲的心上人】
……
“明天送到了,这名字叫人怎么喊的出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