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乌合之众 (第2/2页)
“艺率啊,终于能和你说上话了,刚刚我一直在旁边听着都不敢发出声音呢。”
李艺率:“…………”
这家伙怎么又擅自脑补了些她不知道的剧情啊!
*
辉煌灿烂的音色在纽约林肯中心的夜空下流淌,这套与纽约爱乐合作的曲目终于在九月完美完成最后一场演出。(演奏家演出周期通常是一套曲目2-4场演出)
好好睡过一觉补足了这几天来消耗的脑力和体力以后,李艺率终于有精力上网关注起权至龙新专辑的消息。
权至龙的新专辑在他生日那天全平台上线,当时他打来电话的声音里有着明显的雀跃,并直言这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最棒的生日礼物。
只可惜李艺率与纽约爱乐的合作排期在08年中旬时就已经敲定,因此无法飞回韩国陪着权至龙度过人生中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个生日。
音源正式发布的第一时间李艺率便在数字音乐平台付费下载,并在韩国的线上商店订购了一批实体专辑准备送给合作过的乐团同事们,之前一早准备好的生日礼物连同半年多以来买的零碎小物件也一并早早寄回国,委托司机大叔在生日当天送到了SBS大楼。
李艺率揉了揉还有些惺忪的睡眼,斜靠在酒店房间舒适的大床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自权至龙出道以来,她也跟着补习了许多演艺圈相关的常识,自认为已经是个非常合格的“追从”(Chu-Jong),并以此沾沾自喜。这甚至让权至龙一言难尽地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她“追从”这个词已经是十多年前的老派说法,放在现在已经十分过时了。[1]
熟练地登陆官咖,页面加载几秒,大量信息涌现出来。
权至龙的这张专辑成绩很好。
好到李艺率盯着屏幕上的“洗榜”、“破表”、“拉窗帘”这些陌生的词汇陷入沉思。
果然……追星这门学问,她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她滑动鼠标滚轮,颇有些与有荣焉地看了一会Daum官咖里积极的乐评和粉丝们兴奋的留言。
接着才打开N站论坛输入关键词。
页面加载,首页跳出来的不是预想中的应援帖或乐评分析,反而是一条条刺目的标题闯入她的视线:
【《Heartbreaker》抄袭Flo Rida《Right Round》对比音频!天才制作人露出马脚!】
【抄袭还不承认,这就是YG所谓的音乐性?】
【G-Dragon抄袭事件最新进展,丢脸丢到海外】
【什么时候裁缝也可以自称音乐制作人了?】
【大韩民国之耻,猜一个名字】
李艺率的眉头逐渐蹙紧。
她点开了几个讨论热度最高的帖子,里面充斥着所谓“旋律对比”的音频链接、技术分析(甚至看似专业实则牵强附会)、以及大量嘲讽、质疑甚至辱骂的言论。
她看着那些甚至不带求证就轻易给人定罪的言论,看着人们津津乐道地传播着所谓的“真相”,刻薄尖锐的词语像针一样扎进眼睛。
*
心理学有一个老生常谈的结论:因为社会现实搭建的高压环境规则,驱赶着人们奔向一个类似于意识流一般的灵薄域之中,宣泄情感,享受跳脱规则束缚的瞬间。
互联网则为此构建了绝佳的舆论场——
人们在这里说话、发表言论,谈论某件事的发生,某件已发生之事的始末……恰恰是因为人们不以绝对真实的面貌展现出一场舆论所应有的姿态,便由此意味着社会规则的暂时性失效。道德、人性以及基本的尊重都在此时被网开一面,这也变相地促使了人们在无需遵守规则的解放状态下展现出最为丑恶的一面。
李艺率靠在机场休息室的沙发上,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将她略显苍白的脸映得愈发疏冷。
她怔怔地望着屏幕,看着如潮水般不断实时刷新的“自杀请愿”署名活动,再一次对人性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仅仅只因为一点未经证实的猜测和恶意就要将他撕咬得这样体无完肤。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才将将成年的孩子?
李艺率忽然感觉到一阵压抑般的窒息。
她猛地阖上电脑从包里翻出喷剂,指尖颤抖着按下喷头,冰凉的药物顺着呼吸涌入肺部,这才让她勉强稳住急促的呼吸。
啊,我应该是在难过吧。
她靠在椅背上,闭目良久,终于搞懂了她此刻的心情。
为权至龙倾注心血被否定而难过,为他遭受无端暴力而难过,为他在电话里装作若无其事地撒娇抱怨而难过……也为自己没能第一时间察觉他的异样而难过。
她想起之前在官咖上看到的,他拿着专辑对着镜头兴奋展示的样子,眼睛里闪烁的兴奋模样,就像得到了心爱的宝物向大家展示的骄傲神情,
耳机里又响起了他有些青涩意气的嗓音——
这个世界真的对他很糟糕啊。
听着那句‘用帅气的声音向世界呼喊shine a light’,李艺率忽然感觉到脸上一阵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