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习惯 (第2/2页)
早到的好处,是可以和球队的训练师们进行单独沟通,等到人多可就没那么多时间搭理你了。
长岛篮网这种发展联盟小球会是不会有庞大的训练组的,他们只有一个体能训练师凯尔-莫施金,一个技术指导盖尔麦考尔。但有人指导,训练效果明显好于单打独斗,李维已经较长时间没有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系统训练了,他一直在吃老本,以及借助能力。
趁着时间早,他积极地和两位教练沟通,请他们带着自己进行一些小项目的练习,有教练的纠正,训练效率会更高。正式训练还没开始,李维已经出了两身汗,但他不在乎,他要尽可能多练,这样药物才能起到最佳作用。
临近10点,人越来越多,全队14人逐步到齐,有的人几乎是踩着点到社区中心。在教练组看来,这一类基本和NBA无缘了,不过倒是没有人迟到。
在训练正式开始前,球队组织所有人召开一次正式会议,要为新赛季打下一个好的共识基础。
会议在青少年图书室进行,助理总经理马特-特勒姆问道:“这屋子里有多少人想进NBA,想进的举手。”
所有人都举起了手,不光是14名球员,教练组,管理层,每一个人都举手了。主教练布雷特举手了,录像分析师本-桑德斯举手了,助理教练谢森-阿伦也举手了。
进入NBA不光是发展联盟球员的梦想,也是教练和每个工作人员的梦想。
“谁愿意为了进入NBA,而做出必要的牺牲?”特勒姆又问,所有人依旧举手。
“好的,既然如此,每个人都要接受为了进入NBA而制定的标准。我们的训练,我们的纪律,我们的战术要求。如果哪天你不再以此为目标,随时可以离开,不会有任何后果。”
说着,特勒姆按下手里的激光笔,身后的幕布上展示了幻灯片,上面引用了《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Every battle is won before it's ever fought.)”
特勒姆的意思很明确,球队一定要在训练营做好充足的准备,其中包括心理准备。因为对很多没有经历过发展联盟比赛的大学生球员而言,发展联盟相当于大学毕业离开职场,他们很快会体会到职场和学校的巨大区别,感受社会的险恶。
随后,布雷特上台,讲述了球队的训练计划,以及战术安排。
篮球发展到2021年,NBA各队的战术体系事实上已经大同小异,整体的结构和思路大差不差。球队风格都是进攻为主,挡拆作为核心手段,重视三分球和篮下突破。
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上和人员的配置安排上,就像大家做的都是蛋糕,只是奶油配比,花纹,水果装饰不太一样,实际都是奶油蛋糕。曾经你做蛋糕,我做大饼,他做煎饼果子,百花齐放的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蛋糕是最优解,是最能赢球的比赛基本模式,这是大量比赛样本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今,数据分析对教练的战术指导,起到决定性作用。
布雷特强调的内容同样如此,只是相对别的教练,布雷特的特点是更重视进攻端的团队合作,并对球员的一对一防守提出高要求。
会议结束后,训练正式开始。和上次试训一样,体能训练打头,先给所有人来一次心肺爆炸的套餐,以提升球员们的体能极限。
不管是NBA还是发展联盟,球员的跑动都变得越来越多,跑,不停的跑,是每一场比赛的基本要求。李维在体能训练中控制好自己的速度与心率,尽量保持平稳的状态,不让自己在体能训练中倒下。
有人倒下了,呕吐,抽筋,显然训练强度超乎想象。紧跟着体能训练的就是战术跑位练习,布雷特似乎不想给球员任何喘息机会。项目一个接着一个,且跑动非常多。因为这就是发展联盟的节奏和要求,比大学和其它低级联赛要快很多,跑很多。
“跑,跑起来,快点跑起来!你们太慢了!”布雷特掐着表大喊,球员们的跑动能力不能令他满意,这样是无法跟上G联赛节奏的。
终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连续跑动训练暂告一段落,所有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扶着膝盖直不起腰来。李维同样汗直往下淌,将衣服完全浸透,腿都跑得有些发软了,还好他撑住了。
布雷特给众人5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接下来要继续下一个训练项目。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一阵骚乱、叫骂的声音,还伴随着一阵惨叫,弄得大伙心头一惊,纷纷跑出去查看情况。
隔壁老年活动室,一个白发老太太捂着脑袋跑了出来,鲜血直往下淌,她后面另一个白发老太手里拿着拐杖往外追。原来两个老人打麻将打急眼了,先是争吵,接着升级为武斗。有拐杖的用武器打破了另外一位的脑袋。
众人见状连忙上前阻止,将两位慢吞吞的老太隔开,还帮忙叫了救护车,送脑袋被打破的老人去医院。打人的老太情绪激动,气的够呛,一并上救护车送去了医院,不知道路上会不会打起来。
一阵忙活,耽误了二十几分钟的训练,大家的身体都冷了。
布雷特叹了口气,和球员们说道:“没办法,就这么个情况,习惯吧伙计们。”
没有独立正经的训练馆,球队条件有限,以后类似的情况,只会多,不会少的。不光长岛篮网,其他队都是如此,这就是发展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