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风起 (第2/2页)
那奢靡无比的修建费用,几乎掏空了贾府本就虚弱的家底。
她脑海中瞬间闪过原著中元春那悲戚的结局:“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荡悠悠,芳魂消耗。”
一个被家族作为政治筹码送入深宫,最终成为权力斗争牺牲品的可怜女子。
绝不能重蹈覆辙!
既然她来了,就必须扭转这宿命。大观园可以建,但它必须成为贾府转型的象征,而不是坟墓。
而这一切的关键,系于深宫之中那个孤独的孙女儿——元春。
必须主动出击,不能再被动等待。
她想起记忆中与贾府关系尚可,且似乎与忠顺王一派不甚和睦的北静王。这是一个潜在的盟友,或许也是一条通往宫内的隐秘渠道。
鸳鸯悄无声息地走近,为老太太续上热茶。她敏锐地感觉到老太太周身笼罩着一股凝重的气息。
“鸳鸯,”贾母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把我那个紫檀木匣最底层,用黄绫子包着的那对翡翠平安扣取出来。”
鸳鸯心领神会,那对扣子是老太太的陪嫁,水头极足,是压箱底的宝贝。她依言取来,用上好的锦盒装了。
接着,她见老太太亲自铺开一张素雅的花笺,沉吟良久,方提笔蘸墨,写下一段极为含蓄的文字。
鸳鸯识字不多,只隐约认得“王府”“问候”“安泰”“长青”等字眼。
她明白,这封信,非同小可。
“让赖嬷嬷亲自去。”贾母封好信,连同锦盒一起递给鸳鸯,目光深邃,“告诉她,务必交到北静王府长史手中,不必等候回音,速去速回。”
……
王熙凤还在廊下琢磨“从简”的深意,却见鸳鸯领着神色肃穆的赖嬷嬷匆匆而出,两人手中捧着一个锦盒,径直往二门外去了。
王熙凤的心又是一沉。
赖嬷嬷?
那可是老太太当年的陪房。
赖大罪有应得,可赖嬷嬷——赖大的亲娘、府里最有体面的老嬷嬷——却依然稳坐泰山,甚至似乎更得倚重了。
王熙凤起初不解,后来才咂摸出味儿来:赖嬷嬷是老太太的陪房,忠心了一辈子,且年前就因为看不惯儿子的所作所为,主动交了对牌,荣养在家,等于是早已和赖大划清了界限。
老太太这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她赏罚分明,罪不及孥,只惩首恶,而且念旧、重才。
这位早已不管事的老嬷嬷,果然仍是老太太最隐秘、最信任的心腹!
这是要去哪儿?办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