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寻找心中的那份痛(二) (第2/2页)
林风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滚落,滴在红布包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他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很少提起家乡,为什么每次说起青溪村时眼神都那么复杂 —— 不是她不想回,而是她不敢回,她怕乡亲们看到她过得不好,怕外公外婆为她担心。那些年,母亲一个人在城里打拼,既要照顾年幼的他,又要应对生活的压力,她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藏在心里,只在深夜里偷偷对着家乡的方向流泪。
他颤抖着翻开日记本,母亲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日记本的第一页,写着母亲离开家乡的那天:“1988 年 9 月 12 日,我终于离开了青溪村,带着外婆偷偷塞给我的五十块钱,还有王奶奶煮的鸡蛋。火车开动的时候,我哭了,我怕我再也回不来了,怕我实现不了我的梦想,怕我让家里人失望。”
往后的日子里,日记本记录着母亲在城里的生活:她找不到工作时的焦虑,第一次领到工资时的喜悦,生病时的孤独,还有生下林风后的幸福。“1998 年 7 月 15 日,我的宝宝出生了,我给他取名叫林风,希望他能像风一样自由,不像我一样被困在命运里。看着他小小的脸蛋,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2005 年 10 月 2 日,林风今天上小学了,他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地跟我说再见,我站在学校门口,哭了很久。我一定要努力工作,给林风最好的生活,让他能好好读书,实现我当年没能实现的梦想。”
一页页翻过去,林风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流。他仿佛看到了母亲一个人在出租屋里煮泡面的场景,看到了母亲抱着生病的他在医院里彻夜排队的场景,看到了母亲为了给他买新衣服而省吃俭用的场景。那些他从未留意过的细节,那些母亲从未提起过的辛苦,都在日记本里一一呈现,像一把把刀子,扎在他的心上。
“2010 年 5 月 18 日,我今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治疗。我不敢告诉林风,也不敢告诉家里人,我该怎么办?林风还那么小,他不能没有妈妈。” 看到这里,林风的心脏像是被生生撕裂,他终于知道,母亲的病不是突然患上的,而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确诊了。母亲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一直瞒着他,独自承受着病痛的折磨,直到再也撑不住了,才不得不告诉他真相。
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写着母亲第二次回到青溪村的那天:“2003 年 11 月 7 日,我偷偷回到了青溪村,看到外婆家的老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心里好难受。我不敢让村里人看到我,只能趁着天黑去看了王奶奶。我把林风的长命锁和我的日记本交给她,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希望林风能知道,妈妈永远爱他。”
林风合上日记本,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母亲的整个一生。他终于明白,母亲的爱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细水长流的,是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里的,是用她的生命和尊严换来的。他以前总觉得母亲不理解他,总觉得母亲对他太严格,可现在他才知道,那些所谓的 “不理解” 和 “严格”,都是母亲用她的方式在保护他,在爱他。
王奶奶看着林风悲痛的样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别太难过了,你妈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懂她,她肯定会很开心的。她这一辈子,苦啊,可她从来没抱怨过,心里装的全是你。” 林风点点头,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知道,他不能再沉浸在悲痛里,他要带着母亲的爱和期望,好好生活下去,完成母亲当年没能实现的梦想。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拿着母亲的日记本,走遍了青溪村的每一个角落,试图寻找母亲当年留下的痕迹。他去了母亲当年读书的小学,在教室里坐了很久,想象着母亲当年在这里学习的场景;他去了母亲当年放过牛的山坡,迎着风,仿佛能听到母亲当年的歌声;他去了母亲当年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河边,捡起一块石头,扔进水里,看着泛起的涟漪,仿佛看到了母亲当年的笑容。
在村里的一位老人家里,林风还听到了一个关于母亲的秘密。老人说,母亲当年离开家乡,不仅仅是为了读书和实现梦想,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爱上了一个城里的男孩,可外公外婆不同意,觉得那个男孩不靠谱,怕母亲嫁过去会受委屈。母亲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可后来,那个男孩却辜负了母亲,在母亲怀孕的时候抛弃了她。母亲一个人带着身孕,在城里艰难地生活,从未向家里人提起过这件事,怕外公外婆担心,也怕被乡亲们笑话。
林风听着老人的话,心里更加难受。他终于明白,母亲当年为什么那么坚强,为什么那么不容易。她不仅要承受生活的压力,还要承受感情的背叛,可她从来没在他面前表现出一丝脆弱,总是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爱呵护他成长。
在青溪村待了半个月后,林风决定离开。他要带着母亲的日记本和长命锁,回到城里,把母亲的故事整理出来,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人知道母亲的坚强和伟大。他还要成立一个基金会,帮助那些像母亲一样在困境中挣扎的女性,实现她们的梦想,让她们不再像母亲一样孤单和无助。
离开的那天,村里的乡亲们都来送他。王奶奶给了他一袋栀子花干,说那是母亲当年最喜欢的花,让他泡在水里喝,就像母亲在他身边一样。李爷爷给了他一把自己做的木梳,说那是用村里老樟树的木头做的,让他每当看到这把木梳,就想起青溪村,想起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