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眠山触景生情(一) (第2/2页)
夕阳西下的时候,木屋的主人还没回来。林风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看着远处的山渐渐被染上金色,风从竹林里吹过,发出 “沙沙” 的响声,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他忽然觉得,这间木屋,这些旧物,像是一扇门,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让那些被他尘封的往事,一一浮现在眼前。
他想起父亲生病的时候,躺在病床上,还惦记着家里的那台收音机,说等病好了,还要听评书。可最后,父亲还是没能等到那一天。他想起自己在城市里打拼,为了所谓的成功,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甚至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差点因为加班而错过。想到这里,他心里一阵愧疚,眼眶又热了。
夜色慢慢降临,山里的气温降了下来,风也变得有些凉。林风站起身,准备离开木屋。他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眼,屋里的光线虽然暗,但却让人觉得温暖。他想,或许明天,他还会来这里,看看木屋的主人是不是回来了,听听那台老旧的收音机,能不能再传出声音。这眠山的木屋,好像有一股魔力,让他不想离开,只想在这里,静静地感受时光的流逝,回忆那些温暖的过往。
夜里下了一场雨。林风住在山腰的一家民宿里,民宿是当地人开的,很简陋,但很干净。躺在床上,他听着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的,像一首温柔的催眠曲。雨声里夹杂着风吹树叶的声音,还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蛙鸣,让这山间的夜,显得格外宁静。
他很久没有这样安稳地听过雨了。在城市里,下雨的时候,他要么在加班,听着窗外的雨声,心里只有焦虑;要么在堵车的路上,听着雨刮器 “啪嗒啪嗒” 的声音,烦躁不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静静地躺在床上,听着雨声,什么都不用想,只觉得心里很平和。
清晨,雨停了。林风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雨后特有的湿润和草木的清香。远处的山被洗得格外青翠,山间云雾缭绕,像是仙境一般。近处的树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阳光一照,闪闪发光,像一颗颗珍珠。
他洗漱完毕,沿着昨天没走完的路继续往上走。雨后的山路有些湿滑,他走得很慢,小心翼翼地踩着石阶。路边的野花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得更加鲜艳了,红的、黄的、紫的,点缀在绿色的草丛中,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走到一处观景台,林风停下脚步。观景台建在悬崖边,站在这里,可以看到眠山的全貌。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被云雾笼罩着,若隐若现;近处的树林郁郁葱葱,枝叶间还滴着水珠,阳光透过云雾洒下来,在山谷里形成一道道光柱,美丽极了。
他靠在观景台的栏杆上,望着眼前的美景,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惊叹,惊叹这眠山的壮丽;有平静,享受这雨后的宁静;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他想起父亲生前最喜欢看风景,每次去旅游,父亲都会站在观景台上,久久地望着远方,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那时候他还不懂,不就是些山山水水吗,有什么好看的?现在他懂了,当一个人心里装着太多东西的时候,看到这样辽阔的风景,心里的那些烦恼和忧愁,好像都会变得渺小起来。
风又吹来了,带着雨后的清凉,拂过他的脸颊。他想起昨天在木屋里看到的那些旧物,想起父亲的笑容,想起城市里的生活。他忽然觉得,自己就像这山间的云雾,飘忽不定,不知道该停留在哪里。在城市里,他有一份别人羡慕的工作,有宽敞的房子,有不错的收入,但他却觉得不快乐,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来到眠山,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和温暖,但他知道,他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他还有自己的责任和生活。
“爸爸,我该怎么办?” 他轻声呢喃,像是在问父亲,又像是在问自己。风从耳边吹过,没有回答,只有树叶沙沙作响,像是父亲温柔的安慰。
他站在观景台上,很久很久。直到阳光越来越强烈,云雾渐渐散去,山谷里的景色变得更加清晰。他深吸一口气,擦干眼角的湿润,转身往回走。他知道,他还没有找到答案,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了。眠山的风,眠山的雨,眠山的风景,好像给了他一种力量,让他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迷茫和困惑。
走在下山的路上,他看到一只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抱着一颗松果,飞快地钻进了草丛里。他忍不住笑了,觉得这山里的一切,都那么可爱。他想,或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这段旅程中,重新找到了自己,找到了那份丢失已久的温暖和平静。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每天都会在眠山里漫步。他走过了溪边的竹林,爬过了半山腰的陡坡,也去过了山顶的观景台。每一次行走,都让他对眠山多了一份了解,也让他的心里多了一份平静。
这天上午,他像往常一样,背着背包在林间行走。走到一处岔路口时,他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一条从未走过的小路。小路两旁的树木更加茂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他忽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咳嗽声,断断续续的,像是一位老人。
他加快脚步往前走,转过一个弯,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正在不停地咳嗽。老人穿着一件蓝色的粗布上衣,裤子上沾了些泥土,看起来像是刚从山里回来。
“老人家,您没事吧?” 林风连忙走过去,关切地问道。
老人听到声音,停下咳嗽,抬起头看了看林风,笑着摇了摇头:“没事,老毛病了,不碍事。” 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很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