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华娱2001:叫我导演! > 第7章 玩点不一样的

第7章 玩点不一样的

  第7章 玩点不一样的 (第2/2页)
  
  骂人都是脾气好的!
  
  具体到《刷车》这部短片,走位特别特别重要!
  
  因为沈良准备玩点不一样的。
  
  《刷车》原片是12年拍摄的微电影,彼时,数字摄像机已经普及,拍摄时使用的画幅是1.85:1,视觉感官接近16:9。
  
  选择这种比例,既节省成本,又契合网络播放渠道。
  
  不过,沈良不准备那么干。
  
  他要用一比一的极端画幅比例。
  
  一比一拍出来的画面是一个‘正方形’。
  
  简单来说,一比一画幅相当于在16:9的屏幕里截出一块正方形空间。
  
  空间之外的环境、画面,全部不展现。
  
  方形画幅呈现出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实验室里观察小白鼠,更能体现压抑的情绪。
  
  但,整部短片有两处片段,画幅会从一比一变成1.85比1,或者2.35比1。
  
  一处是开头刷车工走入那间藏着秘密的‘收藏室’,另外一处是结尾刷车工走出洗车房。
  
  走进收藏室,刷车工的心情是快乐的,愉悦的。
  
  画幅由窄变宽。
  
  走出阴暗的洗车房,走到阳光之下,刷车工的心态是如释重负。
  
  由窄变宽!
  
  当局促逼仄的画面突然像画轴一样展开,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好跟刷车工的内心变化相对应。
  
  这种手段,又被学界称之为‘画幅蒙太奇’。
  
  自此,画幅的变化,不再只是一种视觉表现,而是融入影片叙事和情绪传达之中。
  
  14年上映的加麻大电影《妈咪》,就是将画幅变化赋予新定义的典型案例。
  
  导演泽维尔·多兰拍摄时,选用的便是极端的一比一画幅,全片只有两处从1比1画幅变成电影常用的宽屏。
  
  两处都跟主角的情绪变化有关。
  
  像这种具备开创性、试验性、探索性的东西,沈良当然要提前偷了。
  
  不对!
  
  不是偷!
  
  十几年后的东西放到现在,那是虚空抄袭,叫什么偷!
  
  往后,但凡提起‘画幅蒙太奇’、‘画幅的运用’,都得提他沈良的名字!
  
  (PS:案例放在彩蛋章)
  
  至于一比一的画幅太猎奇,不符合普通人的观影习惯,那都不是问题。
  
  沈良拍《刷车》的目的是什么?
  
  拿奖!
  
  看《刷车》的都是什么人?
  
  各大电影节的评委!
  
  他们要么是导演,要么是演员、编剧等等之类的电影从业人员。
  
  反正不是什么普通人。
  
  从业者看电影的眼光和普通人不太一样,普通人看到一比一画幅只会觉得怪异,观影体验差。
  
  评委们当然也有类似的观感,但他们会立刻思考,导演为什么要用这种拍摄手法?
  
  有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当刷车工两次开门,画幅从‘1比1’变成‘1.85比1’的那一刻,大部分评委多半会拍案叫绝。
  
  再不济,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了这种效果,在最后的评奖投票阶段,《刷车》突围成功的几率,猛地提高好几成!
  
  而这,也是老穆、老何宁愿浪费人情也要助力沈良的原因。
  
  甭管最后冲戛纳、威尼斯能不能成功,就凭借画幅变化这一点,日后走出门,他们的腰杆子都能硬气几分。
  
  万一真拿了大奖,收获赞誉。
  
  那是什么?
  
  成绩!
  
  面子!
  
  里子!
  
  谈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