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分岔小径 (第2/2页)
“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吗?苏小姐?”总监敏锐地问。
“暂时没有,”苏月白放下茶杯,声音温和而疏离,“我会仔细评估每一份申请。”
而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叶辰面对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一份是父亲托人送来的,某顶尖律所的实习录取通知书,附带条件是“尽快处理完个人事务,专心职业发展”。另一份,是“光影”工作室寄来的、措辞混乱但情真意切的求助信,随信附带着一些可能涉及合同陷阱的文件草稿。信是宁影写的,字迹有些潦草,透着她一贯的沉默和此刻的焦急。
叶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工作室的灯还亮着,但只剩下他一个人。苏月白早已离开,陆曦明和宁影在另一个战场挣扎。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不是身体的,而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拉扯。父亲的期望像一条既定的轨道,平稳而正确;而“光影”的求助,则像是轨道旁泥泞不堪、却曾开满鲜花的歧路。
他闭上眼,脑海里闪过大学时四个人挤在工作室通宵赶工的夜晚,陆曦明大声争论着方案,苏月白笑着调和,宁影在角落安静地画图……那些嘈杂的、鲜活的、带着泡面和咖啡因气味的画面,与眼前冰冷的通知书和求助信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律所的实习确认函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打开电脑,开始一字一句地,为“光影”修改那份漏洞百出的合同,标注出所有可能的风险点,并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的律师函,用以应对他们可能面临的纠纷。他做这些的时候,神情专注而冷静,仿佛只是在处理一桩普通的案件。
他知道,签下那份通知书,意味着他选择了现实规则下的道路。而帮助“光影”,是他能为那段逝去的青春,所做的、最后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告别。他无法再与他们并肩同行,但至少,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可能坠落的悬崖,筑起最后一道细微的栏杆。
三条线,三个方向,在命运的棋盘上悄然移动。陆曦明在理想的钢丝上摇摇欲坠,宁影在沉默中承受着恐惧与爱的双重重量;苏月白在家族的棋盘上冷静落子,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棋路;叶辰则疲惫地合上了青春的书页,准备迈向成人的世界。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走向那个无人能预知的、被血色与花香浸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