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重生文女配的哥哥(38) (第1/2页)
特别是那些长时间被地主压迫的人。
一听到国家允许百姓开荒,并且三年内都不收任何赋税,无论他们种出多少东西,都归他们自己,他们别提有多激动了。
确定了政策的真实性以后,争先恐后就带着锄头上了山。
不过一个短短一个月,京城周围的这些山就已经被勤劳的百姓们开垦的差不多了。
随后陆鹤璋又联合着户部的人,把这一个政策往更远的地州传去。
随着中央所有的力度都投在这政策上里,短短半年的时间,这一个政策就已经在全国流传了起来。
开始有大批的百姓都往山上跑。
对于山路较为陡峭崎岖一点的地方,陆鹤璋还提出了梯田的概念。
大量鼓励当地百姓按照梯田的模式来开垦山,一来可以给山体有一个缓冲,二来也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百姓们开垦荒地虽然累,但是一想到之后的一辈子这些土地都让他们免费种,前三年还不收税,他们就心里激动无比。
一时间对提出这个政策的皇帝感恩戴德,口口声声都在赞扬着皇帝为百姓考虑。
随着开垦荒地的政策进行到一半,陆鹤璋在民间考察之时也进行了农具的改良。
结合了自己现代的经验,为这些百姓改良了大批的农具。
随后又派人把这些农具在全国上下传播出去,争取让百姓有更好的工具。
他在政策上做出的种种,都被皇帝看在眼里。
对陆鹤璋是越发满意了。
一年之后,他和皇帝约定的期限到了。
皇帝对他做出的这些成绩也非常满意。
虽然如今还看不到什么太大的成果,但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着。
朝廷这么大的力度,那些手里有私地的地主和权贵们自然也都看在眼里。
百姓全去开荒了,那就代表租地出土地的人少了,地主赚不到足够多的佣金,心里自然是有怨言的。
但是如今皇帝做的事情又没有伤害到他们太多的利益,哪怕他们心里不悦,手也伸不到皇帝的头上。
只能一点点看着朝廷的变化。
直到举国上下都焕然一新后,皇帝再次召见了陆鹤璋:
“陆爱卿,你这方法确实管用,朕前天偷偷出宫瞧了一眼京城周围,原本荒上都已经变成了地,已经种上了农作物,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丰收了。”
“京城尚且如此,相比其他地方达到这样子也要不了多久了。”
其实皇帝还没说的一点是,他出宫的路上听到不少百姓都在赞叹当今皇帝的好,他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民心所向,百姓爱戴,是所有帝王一生追求的东西。
如今他好像真的做到了。
如今这样的局面让他有一种成就感,只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再做一些事情让百姓记住他。
听着皇帝这感慨的话,陆鹤璋面上带着谦逊的笑容。
“如今百姓生活有了盼头,这一切全因为我们有一个英明的帝王。”
“微臣这一年一直在全国上下走动,各个地方的百姓都在赞叹皇上仁慈,甚至还给皇上立了长生碑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