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重生文女配的哥哥(31) (第2/2页)
其余时候也可以研究兵器,争取发明比如今更先进的武器。
在农业方面,陆鹤璋提出了国家放山归民,鼓励百姓开荒的想法。
但凡愿意开荒的百姓,可免1~3年的赋税政策。
当今世道,百姓们是不可以随意进山砍伐的。
山是属于皇帝,属于地主和各位王公贵族的。
这些权贵牢牢掌控着这点资源,不允许百姓动山上的一草一木,百姓手里仅有那一亩三分地,又如何能发展农业?
农业不发展,国家又怎么能富裕。
想要发展农业,就得让百姓手里有田有地。
在水利方面,陆鹤璋提出,首先得迎着原有的河道,把河流一直修筑到大海。
把河道加宽加深。
让洪水泛滥的时候,给那些多余的水一个去处。
在这一条河道中,每隔一个节点就要设置一个阀门,每当洪水泛滥的时候,打开阀门,让水流去大海。
而在干旱的时候,关起阀门,就可留着水去灌溉农田。
写到这里的时候,陆鹤璋突然想起了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
于是又把南水北调的想法统统都写了下来。
他这行云如流水,片刻犹豫都没有的样子,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楚致辞从开始到现在,目光已经落在他身上很多次了。
见他不过最初思索了片刻,随后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写,她不由得好奇起来。
想下去看看,又怕引起他的注意,只好憋着站在高台上,试图用眼神去看他写的是什么,不过什么的没看到。
自从题目开始以后,皇帝的目光就扫视过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
陆鹤璋这么自信的表现,自然也是取得了皇帝的关注的。
皇帝本来想下去看的,又怕自己下去会惹得众位学子紧张,就只好耐下性子在位置上等了起来。
不多时,陆鹤璋停下了笔,抬头看向皇帝:
“皇上,学生的作答已经完成。”
此时距离皇帝规定的时间还有大半个时辰左右。
殿里的学子一听到有人提起完成了,纷纷抬头去看陆鹤璋。
见他作答的这么快,皇帝也想看看他究竟写的是什么。
于是就吩咐身边的宦官:“把卷子拿上来。”
“是。”
那胖乎乎的宦官应了一声,随即走到了陆鹤璋的跟前,拿走了桌面的卷子,递到皇帝手中。
接过他的卷子以后,入目的就是干净整洁的卷面,字体端正干净,笔锋流畅。
光看着这毫无圈改过的卷子,就给了人极大的好感。
皇帝不自觉的露出了一个笑,开始从头浏览起了陆鹤璋的文章。
他的观点很犀利,也很有用。
但是若是执行这些政策,受到的阻力也是能猜测到的。
皇帝看着他的文,一会儿眉目紧锁,一会儿又满含赞赏。
最后忍不住开始想了起来,如果他提出的这些政策都能执行,那到时候国家又会是怎样的局面?
不过纸上谈兵容易,想要实施,那可就困难重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