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太宗的过失 (第2/2页)
“正是因为太宗陛下的这些举措,贞观之治成了华夏历史上的治世典范,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充足,物价低廉;社会治安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官员清廉,政治清明,君臣同心;疆域辽阔,民族和睦,万国来朝!”
秦鸢的声音里逐渐轻快:“直到千年后,后世人还在憧憬着盛世大唐,华夏人在国外被称为‘唐人’,他们聚集的地方叫‘唐人街’,这都是太宗陛下和贞观盛世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天幕上出现了唐人街的画面: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灯笼高高挂起,舞龙舞狮的队伍当街表演,餐馆里,食客们吃着饺子面条,尽情品尝华夏美食,商铺中摆满了华夏独有的丝绸、瓷器,每一处都充满了华夏元素,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身份为荣。
“唐人?”
嬴政微微皱眉,片刻后才说道:“以后,他们只能是秦人!”
话里话外,充满了自信,天幕的降临,秦鸢的出现,给了他足够的底气,他也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急切了,定会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所有人憧憬的大秦盛世!
“唐人啊。”
刘彻紧紧盯着天幕,眼底的羡慕都要溢出来了,他也会努力,让后世人都自称汉人!
等知道汉人的含金量后,他应该就不会羡慕了!
“不过,人无完人,太宗皇帝也有过失。”
秦鸢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首先还是玄武门之变,虽说是被逼无奈,但他打破了传统嫡长子继承制的伦理秩序,为后世宫廷政变埋下了隐患。”
“因为他开了个不好的头,后期唐朝的皇位似乎变成了玄武门继承制,风里雨里,玄武门等你,这可不仅仅只是后世人的调侃。”
“不过,不得不说,由玄武门继承制挑选出来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孬种,哪怕后面因为唐玄宗搞出的安史之乱导致大唐由盛转衰了,唐朝也挣扎了一百多年才灭国,期间好几次都差点重回巅峰。”
是个人都听得出来,秦鸢是偏向李世民的,天幕连续播放了好几个玄武门政权交替的画面,看得贞观君臣频频皱眉,特别是李世民,心里真是一抽一抽疼,他做梦也没想到,玄武门之变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其次,太宗陛下统治后期,渐渐骄傲自满,对谏言的接纳度也下降了,最典型的就是魏徵去世后,因为有人告发他曾把谏言的草稿给褚遂良看,太宗陛下大怒,竟推倒了魏徵的功德碑,虽然最后又乖乖立了回去,但也能看出他当时的心态变化。”
天幕画面随之切换,魏徵去世后,李世民悲痛欲绝,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还把他的功德碑立在昭陵旁,后来有人告发魏徵私传谏稿,他怒不可遏,下令推倒功德碑,过了一段时间,他冷静下来,想起魏徵生前的种种谏言,又后悔了,让人重新把功德碑立了回去。
太极宫前,看到这一幕,李世民跟魏徵对视一眼,两人都有些尴尬,魏徵捋着胡须假装淡定,李世民则干咳一声,移开了目光,周围的大臣们想笑又不敢笑,憋得十分痛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