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生命至,江湖寻常 (第1/2页)
入夏的清河镇被蝉鸣裹得热闹,药铺后院的葡萄藤爬满了竹架,浓密的叶子遮出一片阴凉。林晚秋坐在竹椅上,手轻轻搭在隆起的小腹上,看着陆寻蹲在药圃里给薄荷浇水,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笑得格外满足。
“慢点浇,别累着。”林晚秋轻声叮嘱,递过一块帕子,“苏墨去镇上买安胎药了,应该快回来了,你歇会儿等他吧。”
陆寻直起身,接过帕子擦了擦汗,顺势坐在她身边:“不累,这点活算什么。”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的小腹,“今天小家伙没闹你吧?”
“乖着呢,就是早上想吃张屠户家的肉包子,你去茶馆太早,没来得及买。”林晚秋笑着说,眼底满是温柔。
“明天我早起去买,多买几个,放着你上午饿了吃。”陆寻立刻应下,又想起什么,“对了,王伯说茶馆后院的井水凉,让我给你冰了些酸梅汤,等会儿给你端来。”
正说着,苏墨提着药包匆匆走进来,额角也冒了汗:“师嫂,安胎药买回来了,我特意让药铺的掌柜多放了些甘草,不那么苦。”他把药包递给陆寻,又从怀里掏出个纸包,“这是街上刚出锅的糖糕,甜滋滋的,师嫂你尝尝。”
林晚秋接过糖糕,咬了一小口,甜糯的口感在嘴里化开:“真好吃,苏墨你也吃。”
陆寻拿着药包去厨房煎药,苏墨则坐在一旁,看着林晚秋的小腹,有些好奇:“师嫂,等小侄子出生,我教他练剑好不好?我现在剑法进步可大了,师兄都说我快赶上他了。”
“那可不行,”林晚秋笑着摇头,“万一他喜欢草药呢?我还想教他认药材,配药膏,以后继承我的药铺。”
两人正说着,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陈叔骑着马匆匆赶来,脸上带着焦急:“晚秋丫头,不好了!隔壁镇的李阿婆忽然腹痛不止,她家小子来求你去看看,说已经晕过去了!”
林晚秋心里一紧,刚想起身,陆寻连忙扶住她:“你别去,我和苏墨去。你把药方告诉我,我们带上药,去了照方抓药就行。”
“可是李阿婆的情况特殊,我不去不放心。”林晚秋皱着眉,坚持要去。
“听话,你怀着孕,路上颠簸太危险。”陆寻语气坚定,又转向苏墨,“苏墨,你去药铺把我师娘说的药包带上,再拿上银针和麻药。我去牵马,我们马上出发。”
苏墨立刻点头,转身去拿药。林晚秋知道陆寻的脾气,只好把药方写下来,又仔细叮嘱:“李阿婆有哮喘,不能用麻黄,你记得提醒抓药的大夫。要是她腹痛不止,就用银针扎足三里,扎三分深就行。”
“我记着呢,你在家好好歇着,我们很快就回来。”陆寻帮她理了理衣襟,又叮嘱苏墨路上照顾好药包,才翻身上马,与苏墨一起匆匆离去。
林晚秋坐在竹椅上,心里有些不安,却也知道陆寻能处理好。她拿起桌上的糖糕,慢慢吃着,忽然觉得小腹动了一下,轻轻的,像是小家伙在回应她。她忍不住笑了,手轻轻抚摸着小腹:“宝宝别担心,爹爹很快就回来了。”
陆寻和苏墨赶到隔壁镇时,李阿婆家里围了不少人,她的孙子正坐在门口哭。陆寻立刻进屋,见李阿婆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他按照林晚秋的叮嘱,先摸了摸她的脉搏,又查看了舌苔,确定是积食引起的急性腹痛,还伴有哮喘发作的迹象。
“苏墨,你去镇上的药铺抓药,就按这个方子,记得说不要麻黄。”陆寻把药方递给苏墨,又对李阿婆的孙子说,“你去烧点热水,再拿块干净的布来。”
苏墨匆匆离去,陆寻则取出银针,按照林晚秋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扎在李阿婆的足三里穴位上。没过多久,李阿婆的呼吸渐渐平稳,腹痛也缓解了些。
苏墨抓药回来,陆寻立刻生火煎药。药煎好后,他小心地扶起李阿婆,一勺一勺地喂她喝药。李阿婆喝下药后,脸色渐渐红润,慢慢睁开了眼睛:“小伙子,谢谢你啊……”
“阿婆,你没事就好。”陆寻松了口气,“这是安胎药,你按时喝,过几天就好了。要是还有不舒服,就去清河镇找晚秋药铺,我师娘会给你看。”
李阿婆的孙子连忙道谢,又拿出些碎银子,陆寻却摆手拒绝:“不用了,都是乡亲,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等李阿婆睡安稳,陆寻和苏墨才起身告辞。走在回清河镇的路上,苏墨忍不住说:“师兄,你现在越来越厉害了,连看病都会了。”
陆寻笑了笑:“都是跟着你师娘学的,她教了我不少认药材、看脉象的法子,说以后能帮上忙。”他想起林晚秋在家等他,心里满是暖意,“我们快点回去,你师娘肯定担心了。”
回到清河镇时,已是傍晚。陆寻刚进镇口,就看见林晚秋站在药铺门口张望,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像镀了层金。“你回来了!”她快步迎上来,眼里满是关切,“李阿婆怎么样了?”
“没事了,喝了药已经睡安稳了。”陆寻握住她的手,“让你担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