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遗嘱 (第2/2页)
宋益明顿时脸色大变,想道:“有传言,她要将黄教主的遗产捐献给官府,如果郑掌门糊里糊涂答应了,可是大大的不妙。”于是问道:“你答应郑公子了?”
郑天龙点点头,道:“年轻人有此侠义之心,难能可贵,做爹的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有拒绝之理?”
宋益明和钟万兴对望一眼,叫苦不迭,他们了解郑天龙的脾气,说话素来一锤定音,尤其对郑福通宠爱有佳,要想再改变他主意,可就难了。原来他俩是受人之托,想请郑天龙出面为他们索债的。
郑福通立即回到黄蜂谷,见群雄围着宋琳吵嚷过不停,骂声不堪入耳。快步走上台去,扳起面孔,怒喝道:“嚷什么?”众人一见是郑公子,纷纷退下,均低头不语,顿时场内鸦鹊无声。
宋琳和周清见郑福通回来,稍稍心宽。
郑福通又道:“枉你们个个好称英雄豪杰,整天嚷着为国为民,关健时刻哪有点英雄本色?如今边关不稳,瓦刺人有南侵之势,百姓危在旦夕,宋姑娘之举有错吗?看你们个个胡须一大把,还不如一个姑娘有侠义心肠,找个地洞钻进去算了。”
群雄虽对郑福通不满,却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心里骂上几句消气。郑福通又道:“宋姑娘年纪轻轻,一身正气,为国为民,不愧当今的女中豪杰,我就佩服她,我支持她的侠义之举,若有人不服,那就是和郑家过意不去,郑家决不会坐视不管。”
受到郑福通的威胁,群雄都以为郑天龙想独吞黄教主的遗产,哪还敢言语?均悻悻离去。
郑福通短短数语便把众人的声势压了下去,宋琳自然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郑福通笑道:“宋姑娘,我们又相见了。你不用客气,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宋琳即高兴,又有几分伤感。
高兴的是在郑公子的帮助下,已平息众怒,可以将爹的遗产揖献给戍边将士;伤感的是,这些自称为英雄豪杰的人却是冷漠无情,没有一丝丝侠义心肠。指望他们去抗击瓦刺人,也有些勉为其难了,而且他们心里不服,很可能还找自己麻烦。她看着眼前这位说话掷地有声的名门公子,脸色发红,不敢用眼神正视他,心里怦怦乱跳。
郑福通见她呆呆发楞,问道:“宋姑娘,你在想什么?”
宋琳急忙转过脸去,害怕他发觉自己的娇羞之态,窥破内心的秘密,低头轻声道:“我在想,如果武林中人个个都象你,一身正气,瓦刺人也就不敢搔挠边境了。”
郑福通笑道:“宋姑娘过奖了,有你这样的女中英杰,瓦刺人根本就不敢南侵。”说着,两人都忍不住笑了。
郑福通心花怒放,而宋琳心里甜滋滋的。
随后在郑福通和周清的陪同下,宋琳将黄教主的遗体送往后山进行安葬。她看着教中喽罗一铲一铲向黄教主身上盖土,一阵伤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郑福通安慰道:“宋姑娘,人死不能复生,节哀自便,令尊大人有你这样一个女儿,是他的骄傲,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正说着,山下走来一粗布中年人,宋琳认得他就是二弟子丛明。他来到黄教主的坟前,跪地对着墓碑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起身对宋琳道:“宋姑娘,师傅遗嘱在此,请你过目。”说完,双手呈上一封书信。
周清和郑福通均不由得一怔,立刻警觉起来。宋琳接过书信,正欲拆阅。
郑福通心想:“黄教主擅长使毒,其弟子不可能不学。”于是赶紧说道:“宋姑娘且慢。”接过信封,又递给丛明,说道:“还是你拆吧!念给我们听就行了。是真是假,我们自有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