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包装 (第1/2页)
“狐朋客栈”在开封城本是一家无名小店,然而,这几天却突然名声大振,几乎家户喻晓。
原因是一名神秘刀客常出入这家客栈。此人自称“独尊济世”刀客,随身大刀沉甸甸的,银光闪闪,足有三十斤重,名曰“独尊济世刀”。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道深深的伤痕,特别醒目。那看人的眼神仿佛带着阴森森的杀气,冷得让人生畏;行路大摇大摆,昴首阔步;
与人说话也是粗声粗气,象跟人吵架似的。没人知道他的身份来历,没人知道他来开封到底有何目的。不过,刚到开封没几天,他的故事已在戏坊中传颂,江湖上有关他的传闻也层出不穷:有人说他初出江湖,已打遍天下刀客无敌手;有人说他来中原便是向少林挑战;有人说他曾打败过天下第一派的郑天龙;
有人说他得过郑天龙的指点;有人说他是逃出牢狱的案犯;也有人说他是绿林巨盗……众说纷纭,让人虚实难辨。
他在开封出现,看到过他或听到过他有关传闻的人都感到惶惑不安,对他是提高了警惕。
这刀客不是别人,正是周清。周清何时变成了这副模样?当然这是郑福通和钟文静的杰作。
原来阳总镖头出事,在郑福通的安排下,镖局暂时解散,镖师们只好自谋生路。
周清飘泊在异乡,无亲无故,如何是好?
郑福通和钟文静商量如何帮助周清。左思右想,他俩认为周清勤奋诚实,武功不错,有豪情壮志、有侠心义胆,只是生长在小山村,见识有限,缺乏行走江湖的经验和气魄。于是决定先帮助他在江湖上成名。
他俩明白,在江湖上行走,真才实学固然重要,自吹自擂也必不可少。想来想去,首先将周清的“砍柴刀法”更名为“独尊济世刀法”,有“唯我独尊、济世救人”之意。
她俩认为这名字听起来虽不太顺耳,却避免了儿女情长的小家子气,将周兄远大理想融进刀法中,显示出周兄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多有气势?侠客只要闻得其名,就会对他产生好感,恶人将闻风丧胆。还特意到铁铺找了一块上好钢材为周清铸了一把大刀,取名为“独尊济世刀”。
周清觉得这名字很好,便点头同意了。并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一定要练出世上独一无二的刀法来。
有了大刀,郑、钟二人看周清演练了一遍“独尊济世刀法”,觉得其刀法简炼实用,威力还不错,没有名师指点,凭悟性,靠勤奋能练到这样的水准已经难能可贵了。只是缺少激情和气势,“唯我独尊”的霸气无法表现出来。于是郑福通便决定教他一招本门的“虎猴拳法”。
郑家的“虎猴拳法”,可谓名扬天下,此拳法施展出来,有虎的威猛,猴的灵巧。
“虎猴拳法”共有四招一十二式,郑福通教了周清其中一招‘神僧推墙’,这是用掌攻击对手的招式。分别由‘猛虎下山’,‘腾云驾雾’和‘排山倒海’三个虚招组成。说是虚招,实际上是虚中有实,让人很难琢磨,防不胜防。这三虚招都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是用来提神、长自己气势和迷惑吓唬对手的招式,运用起来要一气呵成。首先拉开架势,向后高高跃起,舞动双臂,盘旋数周,大吼一声,身子随着吼声飘然落地,丹田吐气,呼呼风声,犹如猛虎下山,狂风先至,势如排山倒海,待对方还未回过神来,迅速完成最后一击。
周清开始还不以为然,认为练这些中看不中用的招式是画蛇添足。随后看郑福通演示了一遍,不由得暗暗赞叹,只见他身子在半空中飘来飘去,虚虚实实,夹着虎威,果然气势如虹,令人胆颤心惊。真还不相信这是中看不中用的怪招。于是便将这些招式牢记在心。而且用了两天功夫,将这套拳法练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