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师范学堂 (第2/2页)
【提醒一下各位,如果这两个大学又因为“师范学堂到底是谁的前身”而打起来了,路人看戏就好,不要去劝架,尤其不要说“它们两个都是由师范学堂发展而来的,同根同源,一家人”之类的话。】
【为什么?劝架也不行吗?而且还说的是实话。】
【你会被两所学校的人一起骂。】
【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两所学校为什么会视同水火,离得又不近,还同根同源,不应该你夸夸我,我夸夸你,合作共赢?】
【我们锦京师范大学是想和西云合作共赢来着呢,他们先引战的。】
【扣帽子冤枉人是吧,当时都说了那是个人行为不要上升学校,你们非要抓着不放,还让我们把牌匾送回去!】
【什么牌匾?】
【昭景大帝写的牌匾!】
安尽:……
怎么几百年后两个大学吵架也能拐到她身上?!
【又要吵起来了,说了不要说这个问题!】
【好奇,到底怎么回事?】
【别吵别吵别吵!主播简单说一下,咱们就过。】
【师范学堂刚建立的时候,昭景大帝赐了一块儿匾额,上面写着“百年树人”,一直挂在学堂,定期维护,是很重要的文物。】
【后来因为战乱留在了云州,有一个西云师范大学的学生发出来以此证明自己的学校是正统,锦京师范大学不乐意了。】
【就这样!】
【这有什么值得吵的?】
【过了,说别的!】
安尽心中好笑,要不多写几个匾额备用?
给每个学校都发一个两个的,省的以后再为了这件事吵起来。
虽然发上百个都不会有用,该吵还是要吵。
【说起来,这个师范学堂,当时还有好多人不理解。】
【那个时候的老师,主要是看自身的才学,只有才名,那就是好老师。】
【但是,昭景大帝说,很多学生其实没必要学到至臻,尤其是对于需要开蒙的小孩子来说,方法最重要,你再才高八斗,教一个简单的字或者算式都觉得烦,那还真的不适合做老师,比如张岁。】
张岁:“……那就不做老师了嘛。”
【很多教育理论也在这个时期诞生,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不再仅仅是文学的附代品。】
“有道理。”有人呢喃道。
“我们现在可不能讲这个道理呢,”旁边的妻子瞥了他一眼,“我们现在给儿子请夫子,是为了要这个名师的名头,说出去好听,能有个举荐的名额,可不是真的为了让他学到点什么东西。”
“唉,”先前那人叹了口气,“我们为了让儿子能够被贵人举荐,不知送了多少礼,花费了多少银钱,又求了多少人,还是没个结果。”
“若是公主的学堂能够尽快办起来就好了,咱儿子大概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女儿说不定还能赶上,若是学的好,被提前预订,出了学堂就是官,那该多好。”
“快了,我听说,太学已经增加了不少学阁,如今公主主政,大权在握……天子门生啊……”